第五章 生存空间 第88节 德国皇帝(1/3)
由德国政府出面安排加挂的皇家列车在铁路上无声地向东行进,它的目的地是柏林,而承载的贵宾却是大中华帝国皇帝龙剑铭和皇妃德龄。
海牙和海牙会议被抛在了列车后面,与龙剑铭的思想暂时脱离了联系。他要面对的是与德国皇帝的会面,如何在向英法表示了加入协约国的可能后,处理好与德国的关系,继续保持在两大军事集团中的不偏不倚姿态却又让他们觉得,中国有可能倒向他们的阵营?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感觉,不仅仅是在政治问题上的会谈中表现出来,更多的是给对方的一种完全不用负责任的心理暗示。
德国,离战争越来越近了。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把俾斯麦赶下台后,就彻底地执行了军国主义,走向战争。但是,这位皇帝还没有去考虑发起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至少现在没有,在另一时空的历史上也没有。
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托?艾伯特?冯?霍亨索伦是这位皇帝的全名,欧洲人落后的命名方法往往在日常生活中无法让人记住某一贵族的全名。这位皇帝从小就患上了一种怪病,导致左臂萎缩,也许正因为身体的残疾,导致他最终成长为一位权利欲望很强、扩张欲望更强的君主。
基于德国皇帝与自己的母亲------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姐姐,俄国皇后的姑妈------维多利亚皇后的关系不好,从而导致了威廉二世心理上有些讨厌英国和俄国。但是血统的现实不得不正视,因此,德国最近几年的外交政策就显得有些古怪。一会儿态度强硬,一会儿(往往是最后关头)又显得软绵绵的,在摩洛哥问题上,这种矛盾表现得尤其突出。皇帝想与英国改善关系,却在海军问题与英国矛盾加深;皇帝甚至想与法国改善关系,却没有得到复仇情绪浓烈的法国人的回应;皇帝想拉俄国站到自己一边,却在俄德同盟的再保险条约失效前没有去续约。
在欧洲,很多事情是难以理解的。英国和德国在殖民地问题上,在贸易问题上,在海军问题上矛盾重重,但是两国皇室的关系却一直良好。英国和德国现在是甥舅关系,到1910年则是表兄弟关系,却最终在战场上埋葬了两国数百万男人的性命。人们现在当然不会知道这些,上了年纪的英国人只记得:德国皇帝威廉是尊敬的维多利亚女王的第一个外孙。在女王临终前的一刻,威廉还握着她的手,直到她离世。当时,英国民众曾因此深深感动。
龙剑铭的眼睛一直看着车窗外,却丝毫没有去留意美妙的异国风景。
德国专使是威廉王储,这位25岁的皇子曾经在北京参加过龙剑铭的登基典礼,当然成为专使的不二人选。不过,他没有去打扰中国皇帝观看景色,而在另外一个沙发上打盹休息。
兄弟之邦却挣脱不开国家利益的纠缠,也许在天堂享福的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维多利亚女王看到这些也会老泪纵横吧?当她在天上看到几年后,自己的孙子乔治和第一个外孙威廉打成一团的时候会怎么想呢?
龙剑铭哑然失笑了。
旁边的德龄注意到了他奇怪的表情,伸出左手放到了龙剑铭的手上。
“没什么,突然想到一件好笑的事情。对了,你和威廉明娜女王(荷兰女王)昨天谈得愉快吗?”龙剑铭转过头来,用双手把德龄戴着白纱绣花手套的手拢在掌心。
“谈得很好,女王还送了我一件礼物,一对汉白玉的镇纸,据说是以前紫禁城里的东西。”德龄很享受自己的手就这样被丈夫拢着,这样她可以感受到这段时间以来他对自己的百般关爱。在国内,他的事情太多了!真希望这样的生活可以永久地持续下去。
“荷兰是个美丽的国家,不过跟法国、德国和英国相比,现在显得实力不够,在卢森堡、比利时分裂出去以前,它可是一个强大的国家。”龙剑铭即使是与德龄说话,两三句话后就会转到政治上去。
德龄没有再说话,她看到他又陷入了沉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