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存空间 第74节 宴会的角落(1/4)
波斯人到北京,是英国和俄国驻华大使共同关心的问题。两个国家一南一北地瓜分了波斯,俄国人作出了不再南进的承诺,换取了英国人的支持,尽管这种支持到最后来看是失败的。英国人则用协约的缔结增长了在东部欧洲的影响力,彻底结束了几十年来的英俄对抗局面,奠定了迫使德国两线作战的战略胜利基础。
因此,两国驻华大使现在的关系相当的良好,套句俚语来说就是可以同穿一条裤子的兄弟。维特政府派出的驻华大使索罗科一向秉承着唯朱尔典马首是瞻的原则,他知道在对中国人的了解程度上,自己远远比不上英国大使;他也知道在世界问题的话事权上,如今的俄国并不具备太大的影响力。
宴会确实是盛大的,其规模可以算是大中华帝国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帝国皇帝龙剑铭陪伴着身怀六甲的皇后,接受了各国使节“最诚挚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福”,而帝国政府和国防军的显要人物无一列外地出现在宴会上。当然,主角依然是从波斯湾东岸来的客人,其他国家的使节只能沦落为衬托场面的配角。不过,这样的场合上,配角们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做。
宴会是由正宴和酒会组成的。正宴上,帝国皇帝和皇后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欢迎尊贵的波斯客人莅临北京。而波斯客人也极其谦恭地答谢了帝国的皇帝和皇后。
真正重要的,有意义的是随后的酒会。因为在宴会上,人们是按照预定的座次入席的,这个座次未必就是各人理想中的座次,在自己左右的人未必就是今天晚上自己想攀谈的人。只有在更为自由的酒会上,外交家们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龙剑铭和岑春煊一直陪着赛义德亲热地交谈着,他的副官长总是很有礼貌地告诉试图接近的客人们,皇帝陛下不希望和客人的谈话被打扰。
国防军的将领们很自然地聚集到了一起,包括那些得到机会脱下学员军服、换上醒目的将官服的家伙。他们的话题不可能跟外交行政人员相同,所以,他们就躲在一边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这堆人群中,赫然有皇帝尊贵的老丈人------伯莱顿上尉。
外交大臣唐绍仪和他的副手伍铭枢是最受外交官欢迎的人物,各国使节试图从他们嘴里打听到波斯人究竟在跟皇帝和总理谈什么。
皇后和皇妃则很尽责地陪伴着各国使节的夫人、小姐们。当然,还在襁褓中的龙美妮成了女人们谈话的中心。
碰杯、祝酒、密谈,就是酒会的中心内容。
年轻的麦克阿瑟少校受到了王坤少将的重视,两个年纪差不多却在军阶上相差悬殊的军官低声而积极地谈论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