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存空间 第59节 交易的祭品(1/4)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一个气度不凡的青年和一个十多岁的少年几乎能够代表三个不同的时代。马汉上校代表着一个在工业文明史上创造奇迹的国度------美国;龙剑铭代表着依靠科技力量和领先的经济思想理论逐渐兴起的中国;而秦关,也许会成为未来世界的代表人物,至少在龙剑铭的眼里,秦关具备这个潜质。
“皇帝陛下……”
“不,上校,还是称呼按照以前的称呼吧,这是私人的场合。”龙剑铭打断了马汉的话,他知道上校会开始把谈话转入正题了,在此之前,龙剑铭并不介意放下架子把谈话的气氛搞得更融洽一些。
在龙剑铭看来以及历次谈判的经验表明,谈判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双方的利益的需求是否有着重合点,也取决于双方对这些相关利益需要的迫切程度。当然,谈判的手段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有的外交家习惯于在大范围内确立一个框架后开始谈判,提出一揽子的解决方案来一一讨论;有的外交家则喜欢零敲碎打地提出一个个的问题,最后才拼凑出一个大貌;还有的外交家喜欢抓住对方的痛脚大肆攻击,迫使对方不得不作出让步,最后形成全面的胜利。龙剑铭更欣赏前一种方式,在他的心目中,两个国家的利益交换必须符合自己的现实需求,必须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企图通过谈判在对方身上攫取好处的人是短视的,好处,应该通过谈判去共同攫取,在其他的地方去攫取!对这次中美谈判而言,牺牲的不应该是中国或者美国的哪怕一丁点利益。因为两个国家现在是要合伙做生意,合伙在英国、德国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世界打拼出足够的生存空间!至于以后,那就是以后的话了,反正国际关系的规则是: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目前,中国和美国是最亲密的朋友,龙剑铭和马汉,也在试图继续拉近双方的个人交往关系。
“龙,您知道我这次来的目的。在这个世界上,似乎没有您猜不到的事情。坦率地说,我本人对东海大海战的结局并不意外,那是新海军技术和海军理论对旧海军的胜利。使我惊讶的是,美国大西洋舰队在7月底组织了一次演习,演习的结果显示,美国海军战舰在14000码的距离上难以做到首轮齐射就命中目标。这是我感到难以理解的地方。龙,您一定还记得《中美友好合作条约》吧?”马汉上校在这个时候也真把自己当成了中国皇帝的密友,径自提出了要求。
“据说美国海军准备组织一支舰队环游世界?我想在1907年4月前,美国海军会从美联船舶新交付的战舰中得到最新的全舰火控技术和舰队远距离齐射技术的。这是王汉先生去年的最新成果,您见过这位勤勉的工程师,对吗?”龙剑铭打死也不会承认当初对美国朋友留了一手,在向马汉许诺的同时,也给马汉的下一个问题留了一扇门。朋友嘛,是要相互体谅的。
需要说明的是,龙剑铭在此之前的谈判中一直以简单有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是因为在他谈判中索取的是对方看不到的利益,付出的是对方认为很重要而他认为并不具有决定性价值的东西。这次中美谈判也不例外,顺利地达成协议是可以想见的。
“感谢您的慷慨,大白舰队计划确实会在4月后执行。需要向您和大中华帝国海军通报的是,洛克菲勒先生要求美国政府和海军保护其在中东的巨额投资。因此,我请求您就中东驻军的问题,考虑由中美两国联合组织一个中东派遣部队司令部,统一指挥,保护两国资本在中东的权益。”马汉当然是打蛇随棍上了,这样的机会是不能错过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