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存空间 第37节 中土同盟(2/2)
龙兴号战列巡洋舰,是舰队的旗舰.
“司令,这鬼地方真有石油?陛下怎么就那么肯定这里有石油呢?”刘大柱想了很久都没有想明白这个事情.远在千里之外的皇帝怎么就知道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在沙漠下面会有石油呢?
“没错!陛下说有就有,你没听帕特说嘛,皇上的手指在哪里指一下,魏斯曼在那里就能打出高产油井来.连他都毫不怀疑,你还操哪门子心啊?要问我,我问谁去?!你好歹也是副官出身,总该知道点什么吧?参谋长.”干永图可是旧金山华人中第一批接受海军训练的,他对龙剑铭在美国的传奇故事可是能够倒背如流的.当然,对龙剑铭说话的准确性,他也是毫不怀疑的.
“那,那陛下的手指可真是能点石成金的神仙指喽?”刘大柱虽然是护兵出身,可在这个方面的见闻还真没有干永图多.如果说龙剑铭在回到中国后依靠巨大的财力和人力达成了今日大好局面是传奇的话,那他在美国的奋斗史,在刘大柱眼里就更富有传奇色彩了.
“咳!你真傻啊,你没听魏斯曼讲他第一次见到陛下时候的故事吗?陛下不仅仅精通军事,还是石油专家,这一点从连魏斯曼都很佩服陛下就可以看出来了.”干永图斜了一眼自己的参谋长,心里很是为这个家伙曾经担任护兵而不值.早知道自己也去当护兵的,刘大柱这个傻学生出身的家伙,在陛下身边都学了啥?浪费了大好机会啊!
其实,干永图少将小看了自己的助手.这位上校,是国防军里最具有海陆联合作战计划制定与执行经验的军官,也是具备现代海军制海权意识和对海军航空兵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军官.他和马守禄是龙剑铭特意培养出来的参谋人才.一个侧重点在将来的机械化大兵团作战;一个的侧重点在现代海陆空协同作战.说白了,在不出什么意外的前提条件下,马守禄是以后机械化集团军的当然参谋长甚至是司令官;刘大柱则是航空母舰特混编队的参谋长或者司令官.
“也是啊,要是人人都能看出这个地方的黄沙下有宝,就轮不到咱们来了,土耳其人也不会大方到自己的国土上放一支别国的军队.司令,讲讲你是怎么见到陛下的?第一次见面”.刘大柱边问着干永图,边回想着当年自己被冯戡招进部队顶替自己的哥哥时,在龙泉驿驻地看到龙剑铭时的傻样,甚至记得张进贤那家伙狠狠地踹自己一脚时的情景.
“我?没什么值得讲的.第一次看到陛下是在旧金山华人学校的开学典礼上,那是我已经是会员了,跟几个兄弟负责维持秩序.你不知道,那天陛下的讲话多么的激动人心啊!在场几万华人都流泪了,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希望的泪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正是在那个会场上最先吼响的.那时候,我也在台下,看着陛下流泪,看着所有的人流泪,你没有体会的,只有在当时当地,才有那种腮帮子都要咬穿的感觉,才有那种两眼发热却心潮澎湃的感觉.回想这四年,陛下带着大家一步步走来,竟然是把当年的开学典礼上的誓言挨个实现了!今天,我们驻军中东,不就是国家在朝着强盛的世界大国迈进的体现吗?”干永图动情地说着,眼角甚至泛出了泪痕.他清楚,自己无论用什么样的言辞也说不清楚,再现不了当时的心情,那是一种在频临死亡时看到生存希望时的心情,根本就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
“真正和陛下说话是什么时候?是在归雁号上吗?”刘大柱向个饶舌的记者一样问着,两人搭档好几个月,却一直没有时间象现在这样交流过.
“是在归雁号上,那是我被选中参加第一批的海军学员,那是还叫航海学员.03年初陛下回国,就是那次航行,我才真正下定决心跟陛下走一辈子.参谋长,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就是只要跟陛下在一起,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干永图少将把自己的思绪才记忆中拔了出来,他想知道自己平时的种种感觉究竟是特例还是在国防军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以前加入铁血军人团的时候,是抱着单纯的为民族复兴大业做一名铁血军人的愿望.可现在,却在这种单纯的意识中掺杂了一点另外的东西------对龙剑铭由衷的崇拜和尊敬.
“那当然有了!”刘大柱一下象被锥子锥了一下似的,声音提高了好几个层级,把身边的干永图都惊了一下.
“快到了,也不知道土耳其人准备怎么来欢迎咱们呢?现在,我们可是这个受俄国人欺负的帝国的尊贵客人.参谋长,咱们可要有个在这里长期落脚的打算啊!陛下说了,要赢得帝国经济建设的胜利,中东是关键,石油是关键!在部队教育上,这一点必须贯彻下去,让战士们都能够理解这句话,牢记这句话.人呐,只有在心里确立了一个颠簸不破的目标,才能一心一意地坚持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干永图最后一句话,充分体现了美国式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魅力.那就是承认人性的存在,不把士兵当工具,当机器.而是去树立一种信念,让官兵们能够在信念和军人荣誉的双重影响下,在这个远离祖国亲人,跟保卫祖国似乎扯不上边的地方忠诚戍守.
1906年8月18日,大中华帝国中东特遣部队在幼发拉底河口的拉巴丹岛登陆,开始了军事和工业基地的建设.同时,一支军官团继续向小亚细亚半岛进发,将以中国军事观察团的名义协助土耳其陆军的改革和训练.以图在短期内整编出一支土耳其军队,投入到高加索南部的对俄作战中去.
俄国人震惊了!他们想不到中国真的实力在海外驻军,也想不到土耳其与中国的同盟在刚刚签署协议后就立即开始实施起来.在战略上,俄国已经陷入了绝对的被动.
这个时候,沙皇尼古拉二世终于想起了一个人------前财政大臣维特.这位忠心耿耿而能干的财政大臣是在日俄战争后不久被罢免的,因为他提出与沙皇陛下信奉的军事扩张不一样的意见:经济扩张!也因为他极力主张避免与日本开战而得罪了视头上伤疤为大仇的沙皇.
现在,似乎一切的事实都在证明着这位大臣的远见卓识.
因此,沙皇用自己的华丽马车,派出自己最亲信的侍卫官,将维特阁下请了进了皇村(沙皇们夏季最喜欢待的行宫).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