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存空间 第14节 轻型重火力(3/3)
空气,为之肃然凝结。那种潜藏在军人身体中的血气、杀气和年轻将领身上的虎气让王汉和黄翔等非军人为之起敬,为之咋舌。难怪,国防军会战无不胜,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给他们提供了精良的武器,更重要的是国防军从上到下透露出的自信和坚毅,透露出对国家未来的一种使命感。难以想象,这个大会议室里从皇帝陛下到与会的将领,还有四周执勤的警卫战士,都透露出这种帝国国防军的独特气质!那是可以摧毁任何坚固堡垒,击败任何可以想见之敌的锋锐之气!
在一瞬间,王汉等人甚至想大喊一声“国防军万岁!”来抵消这个地方浓烈的杀气,让自己充分融入到这个阳刚之气激荡着的气旋中心……
说完了话,审视完了这一张张严肃而威武,充满必胜信念的脸庞,龙剑铭也感动了,甚至有种眼睛发热的感觉。他连忙转身向台上走去,直到快走到自己的座位时,才头也不回地挥了挥手,瓮声瓮气地说了句:“就这样,散会!”
“啪”的一声响,全体军人都敬了一标准而庄重的军礼,将领们清楚皇帝陛下那有些变调的话里包含着什么东西……
1906年5月7日,俄国留驻东北的所谓“铁路守备队”,用远远超过1903年的撤军速度离开了北满,撤退到中俄国境线以外。一群群的俄国人也开始沿着西伯利亚铁路向西,离开一座座他们曾经作威作福过的中国城市,齐齐哈尔、布特哈、宽城子、黑龙江城(瑷珲新城)、三姓……
俄国人在谈判桌上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主动撤出了中国,甚至把规划中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中国段,也遗弃给了中国人。借此,俄国在谈判桌上找回了一些主动,站在了诚意解决中俄领土争端的道义制高点上。相对应的,以外交大臣唐绍仪中国外交谈判人员,则在俄国出乎意料的主动退让情况下,在四国调停委员会面前,陷入了被动。
国防军在北进,俄国军队在撤退;中国国民在向北返迁,俄国人在全体退出中国。这种情况,连最支持中国的美国也不好说什么了。难道,在诚心诚意的俄国人面前毫无道理地挥舞着刀剑,逼迫俄国人继续就范吗?公正的立场,至少在表面上还是应该维持的吧?
“海参崴!海参崴是关键!”龙剑铭对此,只是在电话里给唐绍仪说了这一句话。
1906年5月12日,中俄和平谈判在新的议题下重新开始……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