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周秦之变礼乐坏 兴府世子起仁心(2/4)
周秦之变以降,礼崩乐坏,乃有了韩法(法家,韩非子)之盛极一时。
而自前汉以来,历朝以儒治国,却行阳儒阴法之实。
礼崩乐坏,固然是有人心丧乱之故,然而随着年岁增长,所见愈多,袁宗皋愈发觉得:
人心,本便是恶的!
只是这些大逆之语,如何能说与世子听?
另一边,朱厚熜的沉默,却是因满心的无力之感。
前些时日所见所闻,在袁先生三言两句之下,便直指根本。
朱厚熜豁然开朗之余,胸腔里,却满是无力。
纵观史书,吏治具是历朝历代的重中之重,贪官污吏可谓是杀之不绝。
纵然有所谓盛世、一二明君,有众正盈朝、吏治清明之时。可每每在一两代后,为官者必然故态复萌,屡禁不绝。
不论是土地兼并也好,吏治清明与否也罢,这都是国家大政,岂是他一个区区藩王世子,能置喙的?
蹙眉思虑间,袁宗皋神态慈祥的望着眼前少年。
良久,轻笑一声,袁宗皋似看出了朱厚熜心中所思所想,温声宽慰道:“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譬如吏治、流民,原也非世子该忧虑的。既然如此,独善其身便是。世子起了清理田庄之念,也算是有了一颗仁德之心了。”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一瞬间,朱厚熜胸中豁然开朗。
是啊,天下太多不平事,有流民,有田土兼并,甚至有“人相食”,这些事情,都非是他一个小小兴献王世子,能管的。
既然力不从心,何妨独善其身呢?
且不管外面如何,在自家兴府一亩三分地上,做到身怀四端五常之心,俯仰无愧于天地便是!
一朝郁气尽去,朱厚熜心绪蓦然间畅达起来。
放眼望去,便连四周的风色,也愈发的明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