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贤良倚栏听风雨,席前对谈吐玄机(1/3)
九峰山上,朱厚熜在慨叹薛侃、余珊二人风度不凡时,九华山下张集镇的孙府之中,薛侃、余珊,也同样在笑谈着这位少年世子。
却说在安陆九峰山下,隐着一位大贤,姓孙名交,字志同,号九峰,乃是成化十七年辛丑科进士,名列二甲第十一名。
中进士后,孙交初授南京兵部车驾主事,因为办事干练,为南京兵部尚书王恕所重。
弘治十四年迁太常少卿,提督四夷馆。弘治十七年九月二十七日,宣府、大同一带有边警,他奉命经略黄花镇诸边隘,孝宗皇帝亲赐金绮为他壮行。
其时,被称为“弘治四杰“的边贡有诗日:
宝剑青骢马,秋高出塞行。
田公受新律,武子旧传兵。
鼓角边云惨,旌旗海日明。
穹庐莫南徙,中国有长城。
正德元年,孙交擢升光禄卿。又三年,孙交进升户部右侍郎,但不久又改任吏部。
当时吏部尚书为张彩,此人能言善辩,左右逢源,深得专权谋叛的刘瑾信重。孙交数度规劝无果,调往南京。
正德五年八月,刘瑾擅权被诛,孙交由南京吏部右侍郎,进南京吏部尚书。
正德六年正月,杨一清任吏部尚书,孙交官至户部尚书。
正德八年五,年近六十的孙交致仕而归乡。
其后数载,这位孙尚书隐于乡梓,悠游林下。闲时约一二至交好友煮酒论道,倦时闭门苦读圣贤之书。
而孙府,正是在这九峰山下。
时值孟夏傍晚,暗香浮动。
孙府竹楼前,薛侃、余珊与一精神矍铄的老者围坐竹案之前。
案上摆着一尊龙泉双耳檀香炉,袅袅青烟随着熏人暖风,升腾缱绻,如梦似幻。
檀香炉周围摆着一些瓜果时蔬,一香一茗,正是相得益彰。
此时的薛侃,不复再凉亭时高冠博带的装束,一身天青色燕居常服,眉宇间多了几分洒脱之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