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不见而折服其心(2/4)
其实,三千灵符军每人消耗的灵气并不多,他们所使用的法术只是那种小手段。一个人单独使用的话,也许要十几秒,才能勉强让一棵树木让开三四步的距离,但是当三千人同时运转,同种法术的共鸣形成的增幅,几乎掀动了灵气的浪潮。
在这些修炼灵气法术的人感知之中,就是这股恢弘浩大的灵气浪潮碾压而去,使得前方的大树纷纷退避,顺理成章地开辟出了这样一条可供五辆战车并行的大路,并且在大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消耗和恢复之中,持续向前延伸。
“那是?”
来自明教,峨眉,昆仑,华山等各派的人马,也已经来到了武当山七十二峰之中,登高望远,就将远处那一排排树木自行避让开道的场景收入眼底,瞠目结舌者不在少数。
若说人数的话,各门各派的高手加上后续将会感到的一些精英将士,或许也不在远处那群人之下,只不过,他们赶路的过程,只能依循一些特意开辟出来的死土小路而行,或者是边走边开道,费时又费力,至于高手,纵然可以在树梢之上飞奔,却终究是无路可走的一分窘迫,跟远处那群人行进的动静相比,就高下立判了。
“这莫非就是元朝的大军吗?他们使了什么手段?”有年轻的明教门人不禁喃喃自语。
旁边有人反驳道:“你看不清吗?那大旗上写着的分明是一个隋字。”
“我又不识字。”最先说话的那人理直气壮。
本来推翻暴元之后,民间读书识字的人数就不多,再加上这百年来的草木异变,大家都是为了生活拼尽全力,从小到大每天锻炼体魄,学习武艺,辨识草药和练习狩猎的技能,还嫌时间不够用,又有几个人有时间去书书写写。
即使是那个认出隋字的,也不过是因为他在光明左使身边为侍,沾了些书卷气,所认识的字不过两三百个罢了。
“宋远桥在军阵之中。”光明左使杨逍站在教主阳顶天身边,道,“看样子应该是武当请来的另一路援军。”
“行止有度,军容强盛,还有这等让树木自行避让的奇术,比吾等教下五行旗还要胜出,且人数恐怕亦有十万之众,当今天下从未听闻过,有哪里能够存纳如此强军。”阳顶天蹙眉沉思,“若说是交通不便的话,近些年来情况已经略微改善,就算是辽东之地的事情,明教也该有所了解,这莫非又是一支从塞外而来的军队吗?”
“既然到了,总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还是快些赶到武当去,看看他们有什么说法。”
各门各派的人大多抱持着这样的心思赶往武当山天柱峰,在接待之下到达了俞莲舟所在的大殿之中。
本来各方的首脑会面应该要加紧时间诉说自己治地之内的情况,然后汇总自身的兵力和后勤持续供给的能力,一同考量,接下来要如何对抗元朝的大军?
只不过,在见到远方开道而来的那支军队之后,这些人的注意力已经全部移到了那上面,在一阵子寒暄之后,便都等着武当给出一个解释或者说引见。
然而俞莲舟本人也所知不多,只好暂且沉默以待。
众人就在这种沉闷的寂静之中等待着,大约有了三刻钟的功夫,宋远桥风风火火地从殿外闯入。
“各位掌门,宋远桥在此见礼了。”
宋远桥先向周边坐着的各方首脑行礼,接着便有些急迫的说道:“二弟,师父的信鸽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