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第卌八章 两面下手(2/3)
刘玄初正色回答:“必须要争!而且还必须争赢。必须坚决,果断,不能有丝毫犹豫。如此一来,那个南明的吴王才不敢小看了王爷。如果打输了,李存真就会以为吴家软弱,坏事会接踵而至。打,打赢,日后,王爷想要如何,他都得应允。”
吴三桂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点头称是,旋即又问:“另外一面呢?”
刘玄初继续说道:“再一面,王爷必须赶快向缅甸国王莽白所要桂王。一定要快,我听说那李存真非同小可,在南洋十几年,居然占据了湄公河下游的水真腊,兵强马壮,就怕他抢先下手,索取桂王。王爷必须朝莽白所要桂王,而且必须非常严厉,让莽白立刻交出桂王来。要让莽白意识到,如果敢稍微迟疑,便要他的命。”
吴三桂问道:“如果莽白应允了,岂不是手中多了一个烫手山芋?”
刘玄初笑着说道:“没错,确实是个烫手山芋。但是,在满清看来是烫手了些,在大明看来却是热乎的。”
吴三桂问:“此话怎讲?”
刘玄初说道:“满清最怕什么?满清最怕的不是别人是他们自己的蛮夷身份。满清前身便是建州女真,中原称其为建奴。正所谓华夷大防。如果王爷手中掌握着桂王,实际上对满清来说是巨大威胁,如果王爷还想要和满清一起,那么桂王便是一个烫手山芋。可是,即便如此,满清能如何?
而且,事情要分开来看。如果王爷手中掌握着桂王,桂王现在被南明各派系共同尊为皇帝,是为永历天子。”
吴国贵在一旁轻声地说:“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句话一说出来,在座皆惊。
刘玄初却笑着说:“不是以令诸侯,是以令不臣。”
其实,这其中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不臣”更为严重,可以说,只要有永历在手中就可以随便给诸侯按上一个“不臣”的帽子,然后加以讨伐。“不臣”的诸侯会被彻底孤立,陷入政治的被动。
刘玄初继续说道:“如果有桂王在手中,不论是清还是明都要对王爷礼让三分。南明小朝廷自然是不用说的,至于满清朝廷更是要对王爷礼让三分了。王爷还记得当年娘舅在关外的事吗?”
刘玄初的意思是,吴三桂掌握着永历,但是没有公开反叛清朝,此时,清朝一定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把吴三桂给逼反了。这就像当年崇祯皇帝的时候,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干的那些事。
名义上,祖大寿是崇祯皇帝和大明的臣子,但其实根本就是地方上的土皇帝。不仅如此,他还利用自己手中的兵权和满清博弈的时机,一再勒索崇祯皇帝,导致崇祯穷困潦倒。辽西却富得流油。然后“因势利导”、“相时而动”,摘了桃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