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南明汹涌 > 第489章 第廿七章 于七起义

第489章 第廿七章 于七起义(2/4)

目录

“难道不是这样吗?”韩瑾瑜问。

“当然不是!”李存真斩钉截铁地回答,“如果是这样就解释不了,一些公认的雄才大略的皇帝统治下的国家灭亡了,而一些昏君却能歌舞升平。

其实,能够影响一个王朝兴衰的,人的因素当然重要,但是山川改道,天气冷暖,商道的兴起,货币的变迁,人口的变化这些才是对一个王朝影响最大的。

我想,凭借状元公的聪明才智,如果肯去想,我上面说的这些就不难理解。总之,王朝衰落和灭亡其实是综合因素影响造成的,绝对不是一个人的原因。”

李存真继续说道:“之所以你这么看待历史问题,其实就是受到儒家史学思想的影响,这也是我讨厌儒家文人的原因。儒家治国思想当中的仁政和明君根本就是扯淡。这个世界上充满了算计和阴谋,历史从无正义,你想要去搞什么仁政、明君完全是自取灭亡,就像宋襄公一样。

李斯和韩非都是大儒荀子的学生,却不约而同地全部成了法家的坚定支持者,为什么,难道是因为这两个人天生就喜欢背叛师门,个人道德败坏吗?显然不是。

那是因为,这两个人看到儒家的治国理念脱离实际、愚昧无知、蒙蔽幼稚、不学无术又孤芳自赏。对儒家失去了信心,所以才会转入法家。

同时,儒以文乱法,这一点也毫无疑问。许多儒生根本不懂得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非议国家大政方针,根本就不懂得现实的残酷性。他们自命清高,还说自己是什么清流,简直就是胡诌八扯。崇祯皇帝就是上了这些人的大当,他在煤山上吊,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看到了吗?儒家治国理念,谁信谁死!

我想这一点不用我多说,状元公只要肯去想都能想明白。

当然了,儒家思想用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但是,一个有较高的道德修养的人就是一个治国能手吗?未必啊。所以,儒家思想很大程度上不适用于治国,否则春秋战国时候儒家怎么会被排挤?

状元公的历史思想,其实就是这些文人的思想。把个人道德修养和整个世界的运行规则混为一谈。误认为国家政策的成败取决于君主个人品行,其实完全就是胡扯。历史从无正义,满满的都是利益和算计!”

韩瑾瑜拱手说道:“臣受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