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货币战争图谋4(2/4)
此前,中国所有的贸易大多都是用自己的丝绸、茶叶和瓷器换取贵金属,要不就是以物易物。
蒙古人偏偏反着来,到哪里都带着一群色目慕斯林做生意,硬是让慕斯林把中国这点硬通货都给折腾到中东去了。中国没钱了。
这个时候,蒙古贵族们发现,纸币是个好东西啊。于是忽必烈中统元年十月宣布,以本朝发行的新纸币“中统钞”来回收宋朝的会子。汇率大概是会子五十贯兑换中统钞一贯。
骚鞑子能懂多少东西?中统钞同样超发严重,元朝把宋朝的路又走了一遍,结果可想而知。
到了大明洪武皇爷时,皇帝陛下认为元朝灭亡是因为金融管理太过松懈了。其实,主要原因是因为“缺钱”,于是国家开始搞起了“计划经济”。任何一个钱荒国家,“计划经济”都是大救星。
但是,明朝仍然发行纸币。洪武十三年,立倒钞法,允许以旧钞向国家换新钞,但要缴纳工本费。
不得不说洪武皇爷实在是忒不厚道,宝钞纸质较差,难以耐久不说,且大明的纸币既不分界,也不回收,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发行当年就通货膨胀,贬值极快。
洪武二十二年前后,江西、福建一带二贯纸钞只能换铜钱五百文。永乐二年,米一石一度值钞一百贯;五年,米一石值钞三十贯。宣德初年,米价已达到宝钞伍拾贯;宣德七年,宝钞一贯只值铜钱五文。正德年间,宝钞形同废纸,朝廷也不再发行纸钞,宝钞被放弃。
若不是后来,西班牙人在美洲弄到了黄金白银来大明交易,大明得到了贵金属,否则兴许用不着到崇祯十七年,嘉靖时大明就会完蛋。当然,后来英法在大洋上一再打劫西班牙运金船,加上三十年战争,大明后来得不到货币输入,同样跟契丹一样,死得那叫一个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