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一时群贤凤凰聚(2/4)
荀攸是晚辈,执礼甚恭,恭谨地说道:“攸自中平时从阿父离乡,期间虽或有归,然戎马倥偬,却是久未闻大父教诲了。今大父到徐,想及日后可常俯聆德音,喜不自胜。”
荀悦的父亲是八龙之首,他本人又是荀贞这一辈中年纪最长的,故而荀攸称他“大父”,荀贞称他“大兄”。
荀悦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荀俭就去世了,家贫无书,可他勤奋好学,从族人那里借书看,所见篇牍,一览多能诵记,有过目不忘之慧,年十二,即能说《春秋》,后来成人,因见朝中阉宦用权,便托疾隐居,不肯出仕,郡县人多不识其才,只有荀彧特别地尊重他。
现下,荀彧与荀悦久别重逢,有很多话想和他说,但亦知此非说话之时,因按下心情,随同荀贞去见余下的士人们。
荀悦之外,还有几个荀氏的族人同来,其中最得荀贞敬重的是荀愔,最为荀贞喜欢的是荀祈。
荀愔与荀贞同辈,和荀悦一样,长在经业,也是荀氏族中的一个名儒。
荀贞对荀愔说道:“兄与大兄今至,州中文教有主矣!”
荀祈是荀衢之子。荀衢待荀贞虽兄如父,荀贞微时,仅荀氏族中一远支而已,多亏了荀衢的爱护和提携,荀贞才得以学有所成,名有所扬,而今荀贞据主一州,虽思报荀衢之恩,可荀衢却早已病故,是欲报恩而不得也,是以,这次去颍川迎士,对本族的族人,荀贞总共给使者说了两个人是必要请到的,一个荀悦,另一个就是荀祈。
荀祈来到,荀贞很是喜悦。
与荀愔、荀祈略叙两句,荀贞把目光转向了别的士人们。
他笑对其中几人说道:“犹记得当年与诸君初见时,君等尚翩翩少年,尤其赵君,垂髫童子,驹齿未落,现於今,却也都和我一样,三旬之龄矣!赵君亦加冠数年,已成吾郡千里马也。”
这几人都笑道:“与将军一别经年,将军名震华夏,我等依然默默无闻。”
荀贞笑道:“君等如默默无闻,我何不辞千里,远请君等来徐?今徐地粗定,政务繁杂,正赖诸君才智,协理诸事,抚养此方百姓,来日兵甲西出,迎天子还於旧京,再隆汉室!”
这几人却是:李宣、杜袭、繁钦、辛韬、赵俨。
荀贞当年当颍川北部督邮时,多赖李宣之力,方才名动郡中士林,所以之前议辟请颍川士人时,戏志才强烈举荐李宣。李宣的父亲李瓒现为东平相,李宣没有从父在官,而是居家照顾族人,在得了荀贞的邀请后,他特地请示了下李瓒,因了李瓒的同意,这才应辟而至。
杜袭、繁钦、赵俨与荀贞相识时,荀贞尚在西乡任有秩蔷夫,那一年时任太守的阴修行春,杜袭等人皆从,於是与荀贞在西乡初见。当年,陈群也是随从阴修行县的诸少士之一。
辛韬是荀攸的姑子,辛瑷之弟。
荀贞叫荀攸、陈群、辛瑷近前,与这几位士人叙话。
随后,他对余下士人中的两人说道:“遣使赴郡时,犹恐二君不至,今见君二人来,州中决、贼二务有胆矣。”
这两人行礼笑道:“督邮相召,ru虎威名,敢不至乎?”
荀贞哈哈大笑。
这两人一个年约五旬,一个四十来岁,正是郭俊和杜佑,分为荀贞任颍川北部督邮时的郡中决曹掾与贼曹掾。
荀贞看了看余下的士人,问他二人道:“张公未来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