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甲兵四千向神都(八)(2/4)
——这位颍川太守是两边xià • zhù,一方面,他允了乐进之请,拨了不少粮、械给荀贞,还拨出了三百郡兵,态度很配合,另一方面,他又只当不知荀贞过境,不去出迎,这样一来,如果是何进、袁绍、荀贞一党获胜,他无过错,谁也挑不出他的毛病,反过来,如是宦党获胜,他也大可以“受大将军威压,不得已而为之”来做借口,解释他为何给荀贞粮、军械和郡兵。
只是,他不出外迎接,却未料到荀贞特地来访。
闻得荀贞来到,他颇是意外。
意外虽然意外,可荀贞已经来了,他却不能还躲着不见。
於是,他一边嘀咕着抱怨荀贞“不懂事”,一边强颜作笑,出至郡府门外,欢迎荀贞入府。
在郡府门口相见。
荀贞跳下马来,长长一揖,笑道:“吾先时亡命之身,是以虽归郡多日,却一直未入郡府造访,久闻君德名,吾乡里父老云:‘得君为守,实吾民之幸’。今终得能与君相见,幸甚快哉。”
听了荀贞的这番恭维,颍川太守虽仍怀有“抱怨”,却亦不由“欢喜”。
虽说荀贞现今高名远振,但得他一赞倒也罢了,颍川太守最欢喜的是荀贞口中所说之“吾乡里父老”,颍阴县中的“父老”有谁?无非荀、刘二氏,皆为名族,能得此二族之赞,却是对颍川太守的名声极有好处,对他日后在颍川的施政也极有利处。
“吾亦久闻君侯高名,前时朝廷使臣至郡,吾方知君侯已回了乡中,本该当即前往拜谒,奈何政务繁杂,却是一直没有得闲,反有劳君侯大驾亲至,失礼失礼。”
荀贞哈哈大笑,说道:“大将军召我入京,我这也是顺路,没什么‘大驾’不‘大驾’的。”
“快请入府中。”
颍川太守在前引路,荀贞等随在后边,步入府中。
到得正堂,时已深暮,堂中幽暗。
颍川太守命燃起烛火。
荀贞与他分宾主落座,两人方叙谈未两句,外边两个郡吏急匆匆奔至院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