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邯郸陌上九月秋(一)(2/4)
左边两个士子里,年约二十的这人眼神灵动,时而看看左右,时而看看前后,透着一股好奇的味道,他说道:“我听说本朝初年,世祖皇帝拔邯郸、破王朗后,置酒高会,和马侯登过此地丛台,……,只是,这残砖烂瓦的却有何看处?”
这人口中的世祖皇帝说的自就是光武帝了,马侯则是马武,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最中间黑衣带剑之人年纪亦不大,二十四五,他展目极望,感受着吹面的秋风,目光掠过田野,投注到远处的青山,悠悠说道:“当日世祖克邯郸、斩王朗,得河北吏民拥护,从此奠定中兴之基业。赵国本非强国,而因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令成为了战国之雄。世祖皇帝虽然与赵武灵王相隔了数百年,但想来却应是有英雄相惜之感的吧!此地虽早是遗迹废墟,然在世祖皇帝看来,却也许都是丰功伟绩。”
穿着官衣,带着印绶的年轻人笑道:“世祖看此地是丰功伟绩,那么贞之,你看此地是什么呢?”
这几个人却正是荀贞、戏志才、荀攸、宣康、李博。
官衣印绶之人是戏志才,儒服高冠之人是荀攸,年约二十、眼神灵动之人是宣康,年有四旬的是李博,黑衣带剑之人则荀贞。九月天时,远山郁郁,大雁横空飞过,留下几声清鸣。荀贞目望远山,转顾近台,神思往年,遥想起此地昔日的盛况,不觉心驰,没有回答戏志才的问题,而是曼声吟道:“生死沉浮寻常事,乐将宏愿付青山。”
荀攸低吟品味:“乐将宏愿付青山。嗯,好句,好句。”
荀贞一笑,回头瞧了眼台下,许仲、典韦、陈到、辛瑷诸人衣甲带刀,正和原中卿、左伯侯等亲兵卫士们在台下的地上等候。下午的阳光晒在他们的衣甲上,熠熠生辉。
“时辰不早,我等该归城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