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3/3)
在她三四岁的时候,她是亲耳听到母亲被折磨死的哭声的。
但是她却不知道那个死的是她母亲。而其他人告诉她那只是一头畜生死了。
等她长大,也只以为是一个照顾过自己的下等女仆上吊而死。
而她本人被正室抚养长大,十几岁被送去一所教会学校读书,同学都是富裕小姐,她们读书的目的,不过是好谈婚论嫁,嫁一个有钱人。
她的父母送她去读书的目的,也不过是想把她培养出来,送给一个恶贯满盈,却洗白当上警察局长的章姓土匪头子,当玩物,好巩固自己的地位。
《九州星夜》这些信息,开头没几分钟,没有时下很多剧啰里啰嗦只为介绍的旁白和台词,导演只通过故事和镜头就交代了一切。
比如说,学校里,女主人公的同学随着快进镜头,一个个消失,教室里的一个个位置都空了。
比如,她们在上课,一个女同学忽然被她的父亲叫了出去。
老师在台上讲课,门外却传来同学的啜泣作为背景,“我才十四岁,不想给他做第六房姨太太......爹......求求你.....”
“人家聘金都给了,那是大帅......”
然后与门外的声音老师讲着讲着,捏紧了的粉笔,是逐渐安静的教室。
最后,冷而灰的画面分成两半。一半是教室里,久久伸着手臂的老师,停驻在黑板上的粉笔,是女学生们垂下头的寂然。阳光从窗外照进来,只照亮了一半教室。黑板上写着现代的化学。
一半是教室门外,昏暗的走廊里,长袍的男子和女仆们,拉着女学生。女学生被拉走,一边哭泣一边用含泪的眼睛回头望着教室的背影,步步被拉进更深的灰暗走廊去。
压抑到极点的构图之后,女主角忽然站起来,拉开那扇门,一霎时,联通了两个仿佛各不相干的世界。
一气呵成,动作之爽利,仿佛是憋了一口气。
让看得压抑的吴晓彤喘出了一口气。
女主角背着光,冲着那厢喊:“她不愿意!她不愿意!”
但爽利感孑然而至,却因为女主角只是喊,一喊数声,而渐渐虚弱。
女主角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同学被拉入了无边黑暗之中。
她慢慢地走回了座位,浑身的气力一泄。
老师也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只说:“读书吧......”
黄昏,教室里只剩了女主角一个了。
课堂下课了,那位年轻的老师说:“同学,你也该......该下课了。”
女主角站起,背着那书包,一步步走向同样晦暗的长廊......
吴晓彤正看得起劲的时候,被企鹅上的夺命连环CALL打断了。
姗姗来迟:【梧桐姐!!!】
【我好难过!我又好畅快!画面音乐在唱‘碎金笼,破玉锁’的插曲的时候,小方背着光,毅然走向了黑沉沉的宅院之外,望着天边那一点星子,走入了虚化街道的时候,我好痛快啊!我好痛快啊!为什么啊?我又哭了......我才看到第五集,就又哭又笑,心里一会难过,一会痛快......这什么神仙剧!】
女主角姓方。
吴晓彤微微一笑:【所以,我才推荐给你呀。你先看下去吧,后面还有更痛快的呢。】
《九州星夜》这部剧,无论是开始的故事,画面质感,色调,服化道,都不像主旋律剧。
它开头几集就借着女主角的身世,和女主角的视角,勾勒出一幅饿殍遍地,如枯井鬼屋一般极为真实压抑的旧社会画卷——足以拿去课堂上吓唬青少年不要再看古代言情剧的那种真实程度。
所以“姗姗来迟”才会觉得好压抑,但偏偏导演和编剧又手法高明,精准踩点,每当压抑到一个度的时候,立刻出来一个小反转,小反抗,女主的命运因此略有些好转,让观众直呼爽快,迫不及待地想看女主如何打这些土豪劣绅,恶霸官僚、封建恶势力的脸。
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这部剧刻画的旧社会的环境足够真实可信,所以女主的反抗和命运的一点点好转,都让观众欲罢不能,欣喜若狂,爽到极点,感同身受地希望女主角能摆脱悲惨命运。
时下的许多主旋律剧,之所以主人公投奔革命投奔TG,显得毫无说服力,却恰是因为道具和场景太新,服饰太新太美,妆容太亮,连乞丐都是一个个都精神饱满是吃饱喝足的现代人。而旧社会的土豪劣绅,封建势力,则刻画得相当刻板滑稽,有些主旋律剧甚至将这些人刻画得有些正直。
让人不禁怀疑,这样的社会环境,这样的封建恶势力,似乎老百姓也过得挺好啊,忍忍就算了?还有什么必要革命?
甚至于那些出身富豪,却毅然背叛阶级的主角,要不是中二幼稚少年,怎么会去背叛家门,把这这样一个“稳定和谐”的旧社会给打碎呢?
既然丑恶不真实,苦难虚假空洞,那主人公看不下旧社会的种种苦难,而选择投奔革命的理由,也自然就毫无说服力,甚至变成了中二。
至于工农大众,更是从“活不下去而选择反抗”,而被这些毫无说服力的主旋律剧,刻画成了吃饱了没事干就造反的刁民。
而《九州星夜》则不然。真实的苦难的衬托下,当柔弱的主角选择反抗,选择与泥腿子们一起投奔TG,“踏尽公卿”的时候,“爽度”直接爆表。
何况导演和编剧极其熟练,深谙观众心理,在前期每个压抑点都设置了反转和打脸的机关,从第一集就开始勾着观众,让他们欲罢不能。
目前虽然《九州星夜》才只播放了八集。但是,吴晓彤相信,它一定会是年度火剧!
室友哭得够了,看到反抗剧情,已经开始哈哈大笑起来了,咬牙切齿地挥舞拳头:“打!打倒这些害人虫!打,打倒这些吃人虎!”
这可是她从来不关心政治,一听土改和革命就挪开视线的小资室友啊!
吴晓彤满意地对自己的推剧成果点了点头。
她敲了敲网络对面的“姗姗来迟”:【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这么好的片,海星影业却没怎么宣传,还只在网络上播放。姗姗,我准备给这个剧写三个大长影评,向各门户网站投稿。还打算发动影评群的大家也一起。这么好的片,我觉得一定得把那些什么手撕鬼子,什么中二才去革命的烂片挤下去,我才舒服。】
【你呢?】
她们有个影评群。吴晓彤打算发动群众的力量,做个自来水!
马姗姗抹了把眼泪,快速地打道:【我也要写!我妈妈是电视台的,我还要给我妈妈也推荐!】
许银莲这时正好打开门回来了,唉声叹气的。
马姗姗连忙关上电脑:“妈妈,你怎么了?”
许银莲是个民主的家长,有事情并不瞒着女儿,而是乐意和她商量。
“台里开会,下达了广电的最新指示。说是现在主旋律片里,像那些抗日神剧,影响太坏。要都撤下来。但又要我们选一批经典报上去......现在的主旋律片都这样,一时半会,哪里找什么经典?”
马姗姗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