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硝烟(3/3)
放在平时没什么,可如今是大冷天,在御寒方面,普军完全靠着意志力在支撑。
普军统帅卡尔·威廉·斐迪南,普鲁士陆军元帅,曾参加过七年战争,反法战争,战功卓著。
有意思的是,斐迪南和奥军统帅斯格若夫还是很好的朋友,昔日好友将为各自国家成为敌人,令人嘘嘘不已。
“老伙计,我们又见面了,”斯格诺夫通过望远镜,看到了正在部署军队的斐迪南,心情复杂的说道。
双方摆开阵势,奥地利率先开火,两百门各类火炮朝着普军阵地一阵猛攻,炮弹不断在地上炸开,这时候黑火药还没出现,火炮威力有限,普军并没有多少伤亡。
斐迪南元帅作为一位优秀统帅,他很清楚,这次战争对普鲁士来说十分不利,如何保存实力才是正确的选择。
而对普军来说,采用机动战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七年战争之所以把奥地利打得溃不成军,也是得益于这种战术,稳扎稳打反而束缚自己的手脚。
因此,斐迪南分四个纵队快速突击,普军装备虽然简便,但很实用,突进速度也很快。
奥军则采用老战术,实行步步进逼,士兵华丽的服侍,就像是在阅兵,虽然威武壮观,但过于保守。
双方战术各异,也各有优点,可普军相对要积极主动,又灵活多变一些。
在步兵突进的时候,斐迪南还派出骑兵向外围包抄,形成三面夹击之势。
普军这种战术,有效的制约了奥军强大的火力,火炮射击顿时失去了作用。
斯格诺夫也看到形势对自己不利,连忙下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实施防守。
双方都进入了射击范围,顿时枪声大作。
普军利用机动性,边前进边交叉射击,这种战法使得奥军十分不适应,伤亡逐渐加大。
奥军还是习惯传统打法,就是面对面相互对射,可对方这种不安常理的打法,让他们不容易找到目标,仿佛到那都是敌人,有些忙不过来,经常是一瞄准就不见人,有点晃眼睛感觉。
但随着双方距离越近,奥军可以发挥火力优势,普军也开始出现较大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