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卢象升被困贾庄(2/4)
由于袁家成功地协助官府守住了睢州,河南巡抚元默大大功赞誉了袁家的长子袁枢,而且给袁枢胸前戴上了大红花,骑上大红马在睢州大街风风光光地转了一趟,接收全城百姓的祝福。
袁方没有去凑这个热闹,他忙着登记在这次战斗中受伤和战死的“忠勇大社”社员的名单,并着手给他们发放抚恤金。
自这一战之后,农民军没再敢来袭扰睢州,到了下一年,也就是崇祯八年,袁方做好了一切复出的计划,准备来年再出来做官。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一年的十月,袁方的娘去逝,他还要在家继续丁忧。
从现在起,还要为娘丁忧三年,袁方只好重新修改计划。
首先他把科技团队调到睢州,并向他们提出了两项重要的科研任务,一是开展蒸汽机研究,二是开展滑翔机的研究。
他把科研团队明确地分为两个组,每个组都专于本组的研究项目,这样才加快科研进程。
他给科研团队设立项目后,又明确地为他们指明方向,这样,可使研究团队少走了许多弯路,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直接给出了实物模型,只是有许多的具体数据须要研究者去完成。
由于睢州保卫战的胜利,袁家的名声已经享誉河南,有更多的年青人到睢州投奔袁家,其中不泛士族子弟。
袁方不但扩大了崇文书院,还在家乡重建了崇文书院。
与此同时,他开始把“忠勇大社”这个组织开始向睢州周边一点点扩散,并得到十分喜人的效果。
就这样,袁方在睢州忙忙碌碌,三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袁方回到了南京,他被任命为南京吏部尚书。
此时官场上的政治气氛已经大大地有利于袁方,在意方丁忧的五年时间里,他的崇文书院得到蓬勃的发展,所谓的“文党”已不再是传说,其在朝廷的声势与东林党不相上下,在朝廷的代表人物有傅冠、陈演、卢象升、兵瑜、范景文、方岳贡等一批人,这些人大多是袁方的同年,天启二年的同年全部都成长起来了,在严峻的政治博弈中,他们抱成团,借助崇文书院的各头,组建起了文党这样一个组织。
袁方还在南京的时侯“文党”并不存在的,只是被政敌三番五次地提及,天启二年的进士同年会干脆就默认了下来,因为同年会里很多人都与崇文书院有关联,为了抱团取暖,同年会中的大多数成员很自然地就与崇文书院结合了起来,使得政敌口中的“文党”真实地存在了。
就是在崇祯十一年十一月,此时的卢象升为了抗击鞑子入侵正领兵进驻宝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