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小进士 > 第一百四十一章 铁蒺藜

第一百四十一章 铁蒺藜(1/3)

目录

第二天袁方决定在厂区走一走,徐骥说,因为下雪的原因,船厂已经停工了,劝袁方不要去。袁方认为这个时候工匠们都在家休息,正是走访他们的好时机,他没有听从徐骥的劝阻,带着宋献策冒着寒风就出门了,徐骥没有劝住袁方,就派了一个作头给袁方带路。

这个作头姓杜,五十岁上下,他自称自己为“老杜头”,是个棕蓬匠。

棕蓬匠归属四厢,只要熟悉船厂的人,就知道这个作头就是四厢的工头。

因为天气冷,老杜头戴了顶皮帽走在最前面,他身材不高,但是很健壮,从他把地上的雪踩出“咔咔咔”的声响,就知道他的吨位不小。

由于是在室外,说话都带着白雾。

“老杜头,你在这里干了多久呀?”袁方打开了话匣。

老杜头回过头道:“我在厂里干了十来年了,我们厂的老工匠我基本上都认识。”

袁方又问:“之前在哪里谋生呀?”

老杜头道:“我是淮安人,从小就跟着父亲在造船厂长大的,之前我一直都在龙江厂,后来天津卫这里不是也建起了船厂嘛,我就跟着熟人一起过来天津卫这边了。”

“龙江船厂,是不是龙江宝船厂?”袁方追问。

“正是宝船厂,听我爷爷说,早年间造过大海船。”老杜头停下了脚步,他弯腰抓起一把雪,在手上搓成了团,又接着道,“可惜,我没能赶上那个年代。”

宋献策不服气地问:“你的意思就是以前可以造大海船,现在就造不了是吧?”

老杜头道:“我没有这个意思,我也希望我们还能够造出大海船来。”

袁方问:“你认为我们三联船运有能力造大海船吗?”

老杜头摇头道:“我们哪有这个条件?造大海船是需要花费大量的钱粮的,我听我爷爷说,当时朝廷支动了十三省的钱粮作为造船的开销,从浙江、湖广和福建调集了四百多户匠工,才把大海船造出来的。”

袁方还是有信心在天津卫造出大海船来的,只要自己一步步地往这个方向努力,大海船下水的那一天终将会来到。

袁府距离造船厂的厂区不远,大家说着话就来到了工匠们的居住区。

居住区也是分片的,他们现在来到的是二厢的居住区,老杜头虽然是四厢的作头,他对二厢的工匠也很熟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