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廷推与改组内阁(1/4)
翌日,皇极殿,朱由检高居御座之上。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督察院、大理寺、国子监等部门三品以上官员以及六科给事中全部到齐,再加上四位内阁大臣,总计三十二人。
众人皆知今日乃廷推之日,全都不苟言笑,肃穆而立。
廷推,乃明朝首创的一种政治形式,也是一种初级的民主政治。
明太祖朱元璋定:‘凡朝廷遇重大政事,或遇文武大臣出缺,必诏令六部九卿三品以上官员及给事中会议,以共相计议,衡量至当,然后报朕取旨定夺。’
而其中有关政事得失利弊之研商者,谓之廷议;
而其中有关人事升补任用之拟议者,则谓之廷推。
朱元璋定制以后,历代内阁诸臣皆按此例出,甚至仁宗宣宗宪宗三朝,大臣势力强大之时,三品以上官员皆有廷推而出。
但万历后期以及天启年间,由于万历的懒政和魏忠贤的跋扈,二十余年来,廷推便流于形式。
时至今日,大臣们才终于有了一次像样的廷推,因此参与此次廷推的大臣都非常重视,也非常激动。
“开始吧。”
朱由检冲王承恩点了点头。
王承恩跪拜之后,便起身揭开了大殿中央蒙着的一张纸。
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名字。
韩爌、孙承宗、薛凤翔。
众人见了,或点头、或抚须,并无异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