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先灭韩还是灭魏(2/3)
邯郸城外的三万七千匹良马。
齐国有两万五千匹;
赵国一万匹;
韩国很穷,筹集出可怜的少量布匹,交换获得两千匹。
两天后,刘邦将五千匹马给了张良。
————————
咸阳宫,钟粹宫。
嬴子婴、王思、冯幽兰都在宫外等候着,薄贞快要生了。
此时的冯幽兰,怀中抱着已女婴,这是三个月前生下来的女儿,名叫赢排风。
“呜哇…呜哇…”
婴儿哭泣传来。
子婴进入寝宫,看了一下婴儿。
又是女儿,四女一男,男女比例着实有些悬殊。
不过,也还算正常范围吧,在现代的时候,子婴碰到过某些农村家庭,前五个都是女儿,第六个才是儿子。
对于第四个女儿,子婴取名为嬴嫣。
————————
汉中郡,褒水渠的干渠已修建好,开始开凿支渠。
支渠有很多,降兵、秦兵、水工、训导部这四类人员都更为分散。
这天,严临再次把李大环请过来吃饭。
饭吃到一半时,李大环主动道:“严大哥,我回不了赵国了,满三年后只能留在秦国了。”
严临点头道:“留在秦国也好,以后安安稳稳过日子。”
李大环道:“那些赵国兄弟们,也都只能留在秦国了。秦国是很好,只是兄弟们都想家人。”
严临叹息道:“这也是没办法,暂时没办法给父母尽孝道了!”
他又说道:“其实,也未必一定需要满三年,或许可提前半年脱离降兵身份。大秦百姓服徭役有薪俸,你们继续在汉中修建水渠,那就是服徭役。如若想耕种,官府会分土地。”
李大环大喜道:“真的,还可提前半年?”
严临一本正经道:“我只能为你们争取,提议大队长跟训导丞说此时,让训导丞向丞相谏言,丞相批准后才行。此事不一定会成功,我尽力而为。”
有这样的朋友,实在太好了,李大环十分感激。
很快,在降兵中,许多人知晓了这件事,赵兵有可能两年半就不再是降兵,而是秦国平民。
一个月后,有消息传出,齐军降兵在家乡的媳妇,都被齐国朝廷要求改嫁了,齐兵们都被家乡官府定为罪人。
时间又再过了半个月,严临再次把李大环请来吃饭。
“李兄弟,朝廷已批准了,你们满两年半就可脱离降兵身份,明年四月,就是大秦平民了。你是我好兄弟,才提前跟你说,明日会正式通知。”
“多谢严大哥!”
看着兴奋中的李大环,严临再露出关心之色,说道:“李兄弟,在秦国可是孤身一人,有没有想过再娶媳妇?”
李大环道:“当然想,虽然不能回家乡了,我还得娶妻过日子。”
严临道:“大秦有许多军人战死,有许多寡妇。我跟大队长说说,看看能不能想办法,给你们牵线搭桥。”
李大环更是感激。
第二天,训导部正式通知,赵军降兵,满两年半就可转为秦国平民。
赵兵们欢天喜地。
————————
大业五年,公元前198年,三月底。
咸阳宫,御书房。
这里有子婴和陈平两人。
子婴道:“训导部做得很好啊!八万余降兵,大部分已归顺大秦。”
陈平道:“陛下想出集体成婚这种办法,更快速解决降兵问题,臣佩服。”
在下个月中旬,是敌降兵投降满两年半时间,是两万余赵兵转为秦国平民的日子。
在这些人当中,大部分都愿意在秦国娶妻。
为此,秦国官府提前把本国的寡妇们组织起来,为寡妇们牵线搭桥,确定好了在降兵转为平民的日子,就是成婚大喜日子,双喜临门。
陈平要亲自前往汉中郡,看望新郎新娘和训导部的人,全面了解工作情况。
至于五万一千齐兵,一万韩兵,大部分已归心于秦国,只是时间晚了一些,需要满三年后,才能转为平民。
当然,在三国的降兵中,仍然有极少数顽固分子,这些人将会再另外集中起来劳作,只要不归顺,一直这样劳作到终老。
子婴笑道:“或许是朕的想象力丰富一些,想出许多物品制作之法,想出许多好办法。”
因为陈平兼任训导令,亲自参加婚礼,看望训导部人员,能起到积极作用。
他又再道:“老丞相身子骨不行了!朕改日去看看他。”
目前,尉缭年老体衰,已经不适宜再工作了,待在家中养老。
第二天,陈平车驾出得咸阳,在秦兵护卫下前往汉中。
————————
四月十五,风和日丽。
汉中郡西边某地,这里人山人海,喜气洋洋。
这里有数以千计的男人身穿新郎服饰,同样有相应数量的妇女,身穿新娘服饰。
有许多秦兵在这里维持秩序。
今天是两个日子。
第一,是赵国降兵正式转为秦国平民的日子。
第二,是首批人员成婚的大喜日子。
有两万降兵要成婚,但人数太多,不可能再同时间、同一地点成婚,而是专门挑出两千个表现最好的降兵,在今天首先成婚。
某地,严临和李大环在一起。
李大环很高兴,严临为他高兴,另外十三人高兴。
严临道:“李兄弟,恭喜你。今天是秦人了,也重新成家了。丞相来参加婚礼,是你们的荣幸。”
李大环道:“赵国回不去了,秦国就是我的新家了!只可惜那个黄奇,整个宿舍三十人,就他一人仇恨我大秦。”
至于黄奇为什么仇恨秦国,后来得知,是以前秦国灭韩时,黄奇的父亲、祖父、叔父等人都因此战死,仇恨一时间很难解开。
严临道:“如此顽固之人,别去理会了。”
随后,训导部相应的吏员,各自把管辖的赵兵都集合起来。
吏员正式宣布,他们由降兵转为大秦平民百姓。
在另外一边,新娘们聚在一起,成婚时间还没到,她们热烈交谈起来。
“我儿还小,家里没个男人不行!终于又可再嫁人了!”
“我这个新丈夫,比上个更好!”
“反正,只要是老实本分的男人就行了!”
“以后有男人了,我也安心了!”
“…………”
训导部牵线搭桥,并非是他们自由恋爱,而是由训导部的人安排姻缘,双方先见上一面,只是双方不强烈反对,事情很快就能定下来,不会像现代那样需要先恋爱一段时间。
拜堂时间快到了,新郎新娘们见面。
“丞相到!”
大家向东边看去,一个身穿不一样官服的人,在其他官员、士兵拱卫下,向这边走来。
丞相来参加婚礼,新娘新娘无不为之感到荣幸,现场气氛更加热烈。
在这片大平地上,有搭建起来的高台,用于人员集中时,相应人员上到台上讲话。
陈平登上高台,望着那新郎新娘们,心中畅快。
能够让降兵们归顺,最大功劳应当是皇帝陛下,陛下提出组建训导部,还进行总体工作指导。
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大获成功。
以后俘获的降兵,就用这种方法让其归顺。
他又还联想到,以后大秦灭一国,或收复部分地方,或许会由训导部来教化百姓,那时候,又还需有新的方法。
有如此圣明国君的秦国,张良、刘邦、项羽、李左车之辈,休想阻止大秦统一步伐。
这时,两千对夫妇排好队,望着台上的丞相。
陈平朗声道:“诸位,在昨日,你们还是赵军降兵。今日,已成为大秦百姓。大秦,是最强大之国家;大秦,有最贤明之国君。你们成为秦人,是最好的选择。”
台下响起热烈掌声。
掌声停下,陈平继续道:“今天,是你们大喜日子,本丞相特意从汉中赶来,为你们祝贺!”
随后,在陈平见证下,集体婚礼正式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