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金兵打到哪了(2/4)
这些念头在拓跋仁孝脑海中快速闪过,但始终一脸威严,不露声色,让在场本来心生恐慌担忧的一些重臣官员心安不少。
进一步询问了三名信使一些事情之后,便让他们三人下去休息,拓跋仁孝深吸一口气,说道:“事情已经发生,不管是谁的责任,亦或错在何处,等度过眼前之危机再说。当务之急是从何处调兵去西平军司,灭了那股西域马贼,从黑汗国人手中夺回西平军司,至少也要挡住黑汗国的大军,不能再丢失疆土。”
说到这里,拓跋仁孝目光扫过众臣,发现没有人站出说话。
拓跋仁孝知道眼前的局面牵扯到兵力调动,事后胜负结果又无人知道,实在是太过敏感,说错了话,事后便有可能是取死之道,即使是他的心腹或者拓跋氏的嫡系重臣都不敢多说。
拓跋仁孝瞬间明白众臣心中顾及,不由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兴庆府的一万铁鹞子和三万官军自然是不能动的,北边蒙古人越加强大,每年都有南下劫掠边关部族之事发生,也要留下大军震慑。
东边虽然金国人在打宋国,且与我们暗中结盟,但是女真人不可信,还是要留下军队以防万一。”
“所以,只能调动中部白马镇军司的官兵和部族军去支援宣化府。
告诉他们只要暂时将西域马贼赶走,将黑汗国的人挡在宣化府之外就行,等金城这边战事结束之后,再从西域马贼和黑汗国的人手中将西平军司抢回来。”
“另外,再传朕旨意,攻打黄河北边两个军寨的人马只留下三到四万人马看住那龙卫军团和捧日军团,其余大军想办法过黄河,接应仁多宝忠部。”
拓跋仁孝一口气说完,早有相应内侍和臣子躬身领命,就要去办理。
但就在这时有一位武官出班说道:“且慢,陛下!镇北堡和破北堡的军队也已经连续作战一个多月未有战果,人疲马乏,可以想见士气必然极为低落,若是派他们穿过黄河,臣恐这本身又是那金城王之毒计,万一这支军队深入金城,不但将仁多宝忠所部未能救出来,反而又是损兵折将,后果不堪设想。”
拓跋仁孝闻言,不由脸色微变,他刚才只想着要将仁多宝忠带领的残部救出来,却没有考虑到围攻镇北堡和破北堡的军队士气和人马精气神、体力的问题。
大殿之中一片死寂,落针可闻,所有人都等着拓跋仁孝最后做出决定。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拓跋仁孝长长叹了口气,眸中闪过一抹决断,说道:“那这样说来,仁多宝忠他们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
赵谌毕竟是金城之主,既然麻神县这边最大的危机已经解除,金城上下文武官员,都不会允许他继续冒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