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刘备的背后有高人呐(1/4)(1/3)
淮南,寿春。
关于天子出逃的消息,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有点脑子的,像阎象、袁涣极力劝谏袁术发兵救驾,甚至不惜出精兵劫驾。
他们很清楚,这个时候,谁能把天子握于掌中,就等于拿到了号令天下的大旗。
可惜,他们不懂得揣摩袁术的心思,很快就被反对的浪潮所湮灭了。
坐在帅椅上的袁术抚摸着手中的玉玺,阴恻恻的发笑。
这个时候,让他去救天子?
开玩笑,让他去杀天子估计就会有兴趣。
他现在满脑子心思就是弄来一条大白蛇,学着当年的刘邦砍了它,然后镇臂高呼,老子要称帝了。
再不然,从长江里捞出一条大鱼,往肚子里塞上一份小简,写着袁术王,学一学那陈胜,先称王也可以。
当郭嘉撰写的讨袁布告放在他案头的时候,袁术气的浑身发抖,最后不顾形象的淬了一口口水,骂道:
“织席贩履之辈,屠猪卖酒之流,窃取了偌大一座徐州尚且不知足,还敢打我的主意!”
“还...还自诩什么皇族后裔,我呸,简直欺世盗名!”
迎来的,自然是食客们的纷纷赞同。
各种痛骂刘备不要脸,要求袁术聚集大军讨伐。
事实上,这些士子们本身并不是那么的智障。
只是因为在袁术帐下,说了多少逆耳忠言便吃了多少苦头。
到最后,干脆你说什么便是什么吧。
反正,作为世家的士子们,换一个主子,他照样是离不开自己这群人。
“主公!”
袁涣站出来正色道:“秦王嬴政当年想用这方玉玺传承千世,结果只传了两世暴秦就完了。”
“孙坚也因为它,丢了性命。”
“主公更是因为它,损了悍将孙策,还招来了刘备的祸水。”
“在下建议,主公将玉玺归还天子,上表忠心,下和民意,也可免除一场无妄之灾!”
袁涣在后来,被世人与曹仁、程昱并列,赞为勇冠贲育,正是因为他的直言力劝。
可这在袁术看来,简直是无稽之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