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弃城而逃(3/4)
宋朝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和宰相赵普都曾经多次率大军进攻时为北汉国土的山西,却死伤惨重,无功而返,于是不得不采取守势,先把战略目光转到南方。
宋太宗赵匡义统一了南方之后,腾开了手,于公元979年开始对十国中的最后一个政权——山西的北汉王朝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面对宋军的大举入侵,与南唐、吴越的束手就擒、屈膝投降不同,北汉军民极为顽强地同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然后,然而,竟然,国主刘继元投降了,并且派亲信去命令仍在率军奋战的名将杨继业停止抵抗,又上演了“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的桥段。
北汉灭亡后,睚眦必报的宋太宗对山西军民进行了丧心病狂的报复。就在杨继业率部投降的第二天,赵匡义便下令对太原进行焚城,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屠杀。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太原城“万炬皆发,官寺民舍,一日俱尽”,宋朝的大军在焚城时关闭了城门,许多来不及逃走的老百姓全部被活活烧死。
宋太宗回到开封之后,觉得仅仅用火烧破坏得还不够干净、不够彻底,又下令决开汾河河堤,放水把太原彻底淹没,化做了一片废墟。
试想一下,太原百姓对宋廷能不心存怨恨吗?
完颜宗翰率金兵南侵时,太原军民仍是拼死抵抗,沦陷后又惨遭金人屠戮。此时,幸存的数万百姓被宋军解救于水火之中,生出感激之情乃是正常。
同时,众将士的心里,保家卫国的情结也更为浓厚。如果金兵南下时,各地守军都如他们一样和金兵死磕到底,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一个不过十二、三岁的小男孩挤到岳飞跟前,把老长的鼻涕吸溜回去,大声嚷道:“大将军,我要参军,杀金兵为爹娘报仇!”
岳飞见他小小的个头,骨瘦如柴,伸手抚了抚他乱糟糟的头发,怜惜地说道:“你还年幼,好好活着,待身体长高些、壮实些再来从军,必是一个好儿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