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八股题目(3/4)
“故而,我从来觉得学问之正道,当以经义及文史,近乎无所不观,再回来栽培心意,笔力既足,心意既得,则不管什么样的题目,就犹如运万斤巨锤,临于茅庐之上,自然无往而不利。”
“只是-----”瞿景淳叹息一声,说道:“而今有宵小之辈,不从学问之正道。仅仅是背时文,号称除却科举之书,一概不读,乃不知有澹台灭明者,实在可笑。”
周梦臣听出来了。
虽然瞿景淳口中将禁锢人的思想驳斥的干干净净的。但是恐怕很多人都是走邪路,不走瞿景淳所谓之十年功夫的堂皇大道。而且劣币驱除良币,今后走所谓歪门邪道的人恐怕会越来越多吧。
瞿景淳也觉得这个谈话不太愉快,将话题转到了题目之上。说道:“大题最重要的不是简单,而是少。”
“我建议你五经之中,选《春秋》当本经。原因有三。第一我的本经是春秋,在这上面可以多指点你一些,第二,就是春秋一经选得人并不多,以春秋得前三甲乃至于前二甲的人很少,但是五房之中,总要有所均衡,你要想混入前三甲,那么春秋是比较容易的。”
“第三,就是春秋的字数比较少,本经一万八千字,虽然有胡国安的注疏,但也不是太多的。而且一般来说,不会取胡注为题,如此一来,春秋的题目就在这一万八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千字之中,有些避讳的字,比如,死,卒,不能为题,整个春秋经,一共有七百多道大题。而今一般来说,选题就会刻意与往年,还有各地方的考题避开,如此一来可选之题,就去了大半。在考官出来之后,根据喜好,又能排除一部分。春秋一经,只需准备二三百道题就行了。”
虽然四书五经并列。
但是在科举考试之中,四书的重要性远远的超过了五经。
因为四书每一个人都要考,但是五经只需选一门作为本经而已。
周梦臣一听最后这一番话,立即反应过来,说道:“瞿兄,如果按你的说法,整个四书大题,总共准备多少道就行了?”
瞿景淳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加起春秋题,大体不超过三千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