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调教大隋 > 第十六章详谈

第十六章详谈(1/4)

目录

秦风没有直接回答杨英的问题,而是反问道:“你以为,汉、晋因何而亡?”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一个王朝的灭亡,绝对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两个原因而已,尤其是大汉这种历时四百余年的王朝,更多是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汇聚,这才使得一个帝国轰然倒塌。

不过杨英明显察觉到了秦风的用意,沉思片刻之后开口道:“子玉兄的意思是...世家?”

“虽不中,亦不远矣。”

既然非要说,那秦风便没有遮遮掩掩的打算,“我不敢说汉、晋皆因世家而亡,但世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却不可小觑。”

秦风的神情中带着忧国忧民,一脸为了大隋愿意赴汤蹈火的坚定,不管杨英信不信,反正他是信了。

不过这倒不全是装的,说心里话,他是愿意把科举制推出来的。

这倒不是他有多么大公无私,愿意为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谋取福利,而是他清楚,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隋末的乱象可怕的很,他可不想走上那么一遭。

虽说科举制并不见得能保住杨广那个狂妄自大的家伙,但至少能够削弱世家的力量,或许大隋能够多延续那么一阵,让他安安心心过完自己纨绔的一生,那他就知足了。其他的,按他现在这个地位,想的再多也不现实。

杨英有些疑惑道:“子玉兄,这话还是小弟第一次听说,不知这汉、晋之亡,与世家有何关系?”

秦风摇摇头,道:“晋延用魏之九品官人法,暂且不说,你可知汉时以何取士?”

“察举。”

杨英甚至没有思考,张口便道。

“没错。”秦风道:“所谓察举,乃是由郡县官员为朝廷举荐治下孝廉,孝为孝顺,廉为廉洁。此等办法,举荐出的为官之人或许孝顺,或许廉洁,但若是毫无能力,纵然分文不取,与那庙宇中的泥胎又有何区别,对百姓何益?”

“汉末曹孟德、袁本初、袁公路,哪一个又不是世家之子,官宦世家,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当年风头可比弘农杨氏还盛,世受汉恩,可若无袁绍、袁术兄弟俩,汉室便亡乎?”

“世人皆以董卓为国贼,可在我看来,董卓在日,大汉至少权归洛阳,可袁氏兄弟振臂一呼,天下诸侯林立,汉室名存实亡矣!”

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