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舶来品,番薯(4/4)
如今的越国,接近明朝中叶,番薯已经传入福建,也开始了小范围的种植,陈旭用了半天时间,才把淮安府的番薯全都搜刮出来,刚好凑了一车。
对此,陈旭还是相当满意的,他知道番薯的广泛种植将会意味着什么。
如今,主要粮食作物仍是水稻跟小麦,已经不能解决日益增长的人口问题。
曾有人研究过清朝人口骤增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归功于番薯跟玉米的种植。这几种外来物种不仅产量奇高,而且能够适应贫瘠的土地,若是在整个越国大面积推广的话,绝对能让粮食产量翻倍。温饱以下的贫苦百姓数量骤减。
这不仅能让陈旭赚的盆满钵满,还是造福整个华夏民族的大事。
当然,陈旭也是有私心的,没错,他想吃烤地瓜了……
“老东西,把这些银票全都换成土地,越贫瘠越好,然后在这些土地上种植番薯。”陈旭掏出一沓厚厚的银票,足有二三十万两。
去往盐城之前,陈旭已经攒够了五十万两银子,后来又抢了扬州侯爵的五十万两。只不过,其中一半用作石油开采的启动资金,另外五十万两给侯爵府留了一半,自己留了一半。
也就是说,这是陈旭的全部家当,全部用来购买良田的话,顶多置办一万亩,但如果去买贫瘠的土地,甚至无人问津的荒山野岭,最起码能买五万亩,甚至更多。
这些土地全都种植番薯的话,陈旭真不敢想象产量,毕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里面曾说过“一亩数十石,胜种谷物二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