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其下攻城(1/3)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举凡在战略上有重要意义的城市均是城厚墙高沟河护城易守难攻能以少胜多故以孙子的用兵如神仍以攻城为不得已的下下之策。
常把这几句军事名言挂在口边的寇仲对此更有全面深刻的体会。竟陵一战他是守城者;今仗黎阳则成为攻方。
若有选择他会劝窦建德只围不攻但问题是李世准备充足城内储粮足可捱上一年半载其次是如敌人援军来救外夹击下他们将从主动沦为被动。
经研究商讨后他们决定采取四面包围日夜不停轮番猛攻的战略以瓦解敌人的斗志体力。黎阳城外诱敌突袭之战他们歼灭敌军达万人之众大幅削弱守城正规军的实力剩下之数不过二万人要稳守如此规模的城池黎阳必须全军出动。换句话说窦军可以休息唐军则没有这福气运道可见城外一战的关键性。
窦建德今趟攻打黎阳是志在必得援军不住从寿春和许城开来到此刻总兵力过十五万人不停地加重对黎阳守军的压力。
一切辎重供应更是准备充足因为要攻破敌方的深沟高垒只凭步骑兵和一般刀剑弓矢是绝对没有可能。所以必须在攻城器械、物资和组织方面准备妥当尤其轮番日以继夜的猛攻各方面的要求更是严苛。
先是建造可移动的望台巢车和楼车俾能在高处窥望城内的情况或箭助攻。
了敌后必须攻敌攻城战的第一步是越壕只有成功越过黎阳城的护城河攻城的器械和敢死队才有机会接近城墙展开攻城战。窦建德和刘黑闼均是攻城的老手战事开始立即截断护城河的水源采取塞其水源浅其闸口之法待其水浅后再囊土运石以装满土石的车子直接推入壕中让这些俗称为虾蟆车强把深壕填平。
填壕后是接城战木驴在这种情况下是必备之物。木驴为四车顶部是尖斜形像屋脊似的巨木不怕弓矢亦不惧石击且蒙着药制牛皮不容易燃烧其下可隐藏近百战士在掩护攻城具有奇效。
接近城墙就是各式攻城工具派上用场的时刻飞楼、撞车、登城车、钓堞车、火车、高楼、云梯和冲击城门的巨型檑木都以雷霆万钧之势攀城、撞墙、击门务要登上城头并在城上站稳阵脚再逐步扩大突破口消耗敌人的意志和防御力。
寇仲和刘黑闼并骑在前线指挥这场惨烈的攻城战窦建德则留在离城较远临时搭起的指挥台上以火把、号角、战鼓指挥全局的进攻退守。
今趟和竟陵之战不同处是当年杜伏威采取开其一角的策略留下生路让城内军民逃走。今趟窦建德则是重重围困务要歼灭城内所有将士令李世和李神通不能逃往卫辉重整军容。
不过无论窦军准备如何充足资源总是有限所以窦建德把攻城的主力集中攻打东门对其他三门的进攻规模则小得多作用只有牵制敌人防止敌人突围逃走。
在城内城外的火把光照耀下承受了几天几夜从没间断狂攻的黎阳守军已是疲态毕露。
寇仲曾三度亲自攻上城墙斩敌过百之众最后仍给李神通、徐世和敌方一众高手拚死迫回城外。刚才他回营休息两个时辰此时精神体力尽复又再披甲上马等待城破的一刻。
他高踞千里梦马背上无名傲立左肩头虎目闪闪生辉心神却平静如井中水月扫视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惨烈攻防战。
轰!轰!轰!
檑木撞车一下接一下的冲击城门似在代表黎阳军的力量正一分一分的被削减攻城者亦为此每一分的削弱敌人付出沉重的代价。
城外被敌人箭火烧着的木驴、楼车部分已成灰烬一些仍在熊熊燃烧送出团团浓烟遮天蔽空。
城内亦多处地方冒起火头烟屑横空都是拜以投石机放的火球弹所赐务使城内军民疲于奔命。
箭矢和投石似飞蝗般于城内城外彼此交投不住添加为这无情战事牺牲的亡魂仁慈和怜悯在这根本没有容身之所。
寇仲愈来愈感到战争像在下棋而亦必须以这种冷酷的心情才能以只求成果的心情指挥已方人马的进退。
攻城的窦军就像大批不理自己生死的蚂蚁攀梯登墙的朝墙头的敌人攻去守城者则凭高墙拼死抵挡敌人将企图攀城的敌人消灭在垛口或城墙下。
近身的肉搏显示攻防战进入高氵朝尾声。
这是今夜由窦军动第三波的攻势上两趟窦军给守城唐军抛撒的石灰、糠枇、滚油、石块粉碎了破城的愿望今次显是资源补给不继防守力大不如前再无法和无暇先一步阻止檑木车直接冲击东城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