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惊天秘密(1/2)
徐子陵一言不地盯着曹应龙好半晌后才道:曹应龙你一向以心狠手辣悍不畏死震慑湖北忽然变得如此贪生怕死分明有诈我是不会上当的。
曹应龙露出一丝枭雄气短的苦涩表情道:难怪徐兄有此想法甚至稍前有人告诉我曹应龙会为求生与人谈条件。我自己就第一个不相信唉!徐兄可否暂摒手下说两句话?徐子陵犹豫片刻终下令手下散往远处但仍采包围之势严防曹应龙逃遁。
自己则跃下战马来到曹应龙身前。
在他灵锐的感觉下对方并没有提气运功以恢复剧损的真元。
这曾横行一时的贼酋像忽然间衰老了十多岁般露出心力交瘁的疲态苦笑道:
适才我瞧着徐兄以长棍洞穿见鼎的背心时生出徐兄是个永远无法击倒的敌人的沮丧情绪刹那间千万念头在心中掠过就像忽然从一个梦魇里扎醒过来感到自己满手血腥罪孽深重然后是万念俱灰生不如死。
徐子陵冷哂道:若真是生不如死就不会为求生向徐某人提条件哩!
曹应龙点头道:难怪会惹来徐兄这般嘲讽实情是我在那种情况中心中忽然升起一股被压制了二十多年的冲动和渴想想去完成一个愿望始会出言请徐兄放我一马。
徐兄若怕被骗我可先自动散去九成功力。只余少许保命防身那徐兄将无后顾之忧更可及时援救石青璇。徐兄若仍认为不可行请立即出手取我性命本人绝不还手。
曹应龙就像变成另外一个人语气透出一种自内心深处的真诚味道配合他说话的内容使人完全没法怀疑他的诚意。
徐子陵心中却矛盾得要命。
论其所作所为曹应龙就算死一万次都不足以赎其罪。且徐子陵早立下决心誓把这大贼酋铲除。可是为了石青璇。他该否作这交易呢?
曹应龙平静地道:假若徐兄听后认为不值得的话又或觉本人所言有不尽不实处随时可下手取本人性命本人既不反抗更不会怨怼。
徐子陵讶道:曹当家真的不怕我不论你说的是真是假仍下手取你之命吗?
曹应龙苦笑道:那便当我临死前看错人故死而无怨。
徐子陵心湖中浮起石青璇疑幻似真像永不能窥其全貌的玉容涌起难言的滋味点头道:好吧!徐某洗耳恭听。
曹应龙沉吟片刻好一会才压低声音道:若我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说出必难入徐兄之信幸好现在离天明尚有个把时辰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徐兄曾否听过魔门的两派六道?
徐子陵明白他话里的含意因为若曹应龙真的自毁九成武功则必须趁天亮前远远逃离险境然后隐姓埋名以避开所有和他有仇怨的敌人追搜。
至少飞马牧场的人便不肯放过他而徐子陵亦难以阻止。
徐子陵道:我只听过邪道八大高手却从未听过什么两派六道阴癸派该是两派之一对吧?
曹应龙点头道:阴癸派被奉为魔门之皆因其拥有魔门的宝书《天魔秘》与《慈航剑典》分别为邪正两道至高无上的经典。前者展出两派六道后者则是慈静航斋和净念禅院。
徐子陵愕然道:曹当家是否魔门中人?
曹应龙苦笑道:若非魔门中人又怎会和杨虚彦扯上关系?
见到徐子陵脸上闪过异色忙道:我虽身在魔门但心中却对师门恨之入骨皆因我成年后在一偶然机会下现昔年师尊收我为徒时竟下毒手尽杀我的父母兄弟姊妹名之为-斩俗缘-使我心中充满愤恨偏又无力反抗只能把仇怨泄在别的地方到今天才憬醒过来过去就像一场噩梦。
徐子陵次对他生出少许同情心问道:令师是谁?
曹应龙双目喷出仇恨的火焰沉声道:他就是连慈航静斋也畏忌几分的-邪王-石之轩!
徐子陵失声道:石之轩那岂非是石青璇的生父?
曹应龙仰望天色为赶时间转入正题道:过去百年间天下大乱魔门亦应运而生出了几个出类拔萃的人物最为突出者就是-阴后-祝玉妍、-邪帝-向雨田和-邪王-石之轩论名气当以祝玉妍最盛可是论实力其他两人绝不在她之下。
徐子陵吁出一口寒气道:向雨田临死前回复良知石之轩既与碧秀心结合理该亦改邪归正。
曹应龙露出既恐惧又鄙屑的神色呸一声道:石之轩乃天生邪恶的人隋朝之所以灭亡天下由一统变回纷乱他须负最大责任。
徐子陵愕然道:竟有此事石之轩凭什么本事去颠覆大隋?
曹应龙咬牙切齿道:石之轩另一个身份就是杨广最宠信的大臣裴矩负责中外贸易杨广之所以远征高丽正是出于他的怂恿。
徐子陵心中剧震。
当日邢漠飞在曼清院当向他们提及此人说他着有《西域图记》三卷记述西域四十四国的风貌其序文末尾有-浑、厥可灭-之语导致杨广大兴兵马远征域外。伏骞今趟东来正是要找他算账。此人又擅用间计。在西域搅风搅雨累得突厥分裂互相攻伐死伤盈野。杨广亦因三征高丽导致叛民四起终致覆亡。
曹应龙狠狠道:杨广的不仁无道虽说与本性有关但若非石之轩推波助澜绝不会把杨坚雄厚的家当败得这么快。
徐子陵头皮麻道:这样做于他有何好处?
曹应龙叹道:问题是无论文帝、炀帝均大力提倡佛教。在全国广建佛寺抄写佛经宣扬佛学。等若以国家的力量来传教这与魔门的信念有若南辕北辙石之轩怎会容他们胡来。说到底慈航静斋与魔门之争便是一场道统谁属之争。
徐子陵听得目瞪口呆不解道:若只是针对慈航静斋和净念禅院那为何魔门各派不集中全力一举把他们歼灭却要把万民卷入水深火热之中。如惹得外族入侵岂非更得不偿失?
曹应龙哂道:魔门讲求绝情绝性练具至高功法更会绝子绝孙。他们也像佛说般视生命为短暂的过渡虚幻而不具终极意义。只不过他们破迷的方法却非是救世济人而是视道德礼法为儿戏故可为求目的不择手段不受任何拘束。
徐子陵叹道:曹兄以前所作所为正深合魔门之旨。
曹应龙颓然道:因为我长于魔门的薰陶下一切只觉理所当然。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便开始了道统之争天下始有正邪之别。到妖教东来汉译胡书令事情更趋复杂。对你们来说争天下乃政治之争对我们则是道统之争。彼兴盛宏扬时我则沉沦不起。纵使我现在觉今是而昨非对属于外来的佛教仍是深痛恶绝。哼!佛教不外演其妖书谬张妖法欺诈庸愚之教。什么既往罪孽将来果报布施一钱希万倍之酬;持斋一日冀百日之粮遂使迷愚者妄求功德。如真是万法皆空何用贪迷至此。
徐子陵尚是次听人辟佛这些论调显是常给魔门中人挂在口边故曹应龙滔滔放言有若长河流水。
曹应龙接着道:至于欲灭慈航静斋更是谈何容易。阴癸派一向与静斋的斗争始终落在下风兼且静斋已越了一般宗教成为佛道两家的无上圣地。谁若公然对之作出攻击会惹来道家像宁道奇之辈又或佛门四宗那些一向不问世事的高僧的干预。
徐子陵听得茅塞大开动容道:佛门四宗是那四宗。
他虽很想直接询问石青璇的事但却不由自主被曹应龙的大爆魔门内情所吸引。至此才明白为何曹应龙那么有信心他会认为其情报物有所值足以换命。
不知不觉间离天明只有半个时辰徐子陵的心神已全贯注到这既然于江湖政治又与之有密切相关的斗争去。
曹应龙再望天色迅快答道:四宗就是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和禅宗主持者均为武功已出凡入圣且道行湛深的高僧从不卷入武林和俗世的纷争中当然亦没有人敢惹他们唯一的例外就是石之轩他曾先后拜于三论宗的嘉祥大师吉藏和禅宗四祖道信大师门下偷学其技艺在魔门中他亦是身兼两家之长若非静斋出了个碧秀心恐怕即使宁道奇亲自出手怕亦未能制服得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