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六话 龙骨舍利(1/2)
主持摆摆手示意我不急,这才慢悠悠的开了口:“施主莫急,你的朋友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天逸往前一步,恭敬的行了个合十礼,这才问道:“请问师傅,为什么是暂时。”
住持师傅念了句佛号,不慌不忙的解释道:“他体内的尸气已经引出来了,可怨气还在,所以只能说是暂时安全,时间一长,怨气渗透了他的五脏六腑,以后怕是不长命。”
“那我们该怎么办?”
“如果想消除怨气,那就要找到源头。”正说着话,住持的眼光掠过我的手腕,他叹了口气:“本是缘分,可惜了,阿弥陀佛。”住持说着莫名其妙的话,念了句佛号转身离开,我还想问得更详细一些,他身边的弟子却把我拦了下来:“师傅已经很累了,施主还请体谅。”
行了礼目送着他们离开,我转身踏入民浩的房间里。
初升的太阳温和又明亮,阳光抚在他的脸上,像是情人的手那般温柔仿佛爱极了他的睡颜。看着他闭着眼睛静静的躺着,鼻子酸酸的直想哭,天逸叹了口气:“小她姐,你别哭,要是民浩哥看到你哭鼻子可是会笑话你的。”
“我现在倒是宁愿他笑话我,住持不是说尸气引出来了吗,可他为什么还不醒?”
“这个,我也不清楚,要是我哥在就好了,他肯定会知道该怎么做。”
一想到林洛现在行踪不明,民浩又躺在这里生死未卜,绝望的心情瞬间将我吞没,眼泪再也控制不住的滴落下来,掉在他脸上顺着轮廓滑落不见。
天逸见我隐隐有种要崩溃的迹象,干脆让我回房间里睡一觉,他来守着民浩。我本来是不愿意的,可他态度坚决把我往门外推:“你昨晚就没睡了,再熬下去是要把自己拖垮吗!万一到时候真的找到办法救民浩哥,或者我哥有个什么事需要帮忙,我一个人能照顾到三个人吗。”
他说的在理让人无法反驳,于是只能再三叮嘱,不论什么事都不要瞒着,这才依依不舍的回了自己的房间。可实在也睡不着,那种绝望的心情并没有消散,反而越发的浓重起来,胸口传来的揪痛使人喘不过气,我只能紧紧抱着被子,用眼泪来发泄着内心的不甘。
到最后,实在是受不了这种折磨,直接一骨碌爬起来,收拾好因为扭dòng • luàn的像鸡窝一样的头发出了门,挨着将每一座大殿跪了一遍,祈求菩萨保佑民浩。
走在满是青苔的石阶上,记得曾经听家里的老人说过,君拂山曾经不叫君拂而名为白云,当年白龙腾空之后,当地的人们建寺以祭仙灵,谁知道这山虽灵建寺却曲折坎坷,不是天灾就是人祸,整整耗费了七年时间也没能建成一座庙。
直到有一天,有工人传说幸得老子骑牛而过,见到他们建庙久久不成,便将拂尘一舞,说道:“建寺为善,奈何此地灵气太盛,泥砖土坯何能镇住,也算与此地有缘,便助尔等一臂之力。”说完这话,老子便不见了踪影,而寺庙也奇迹般的顺利建成,从此以后白云山便改名叫了君拂山,喻意老君照拂,吉祥如意。
而历史记载这座白龙寺始建于唐朝,一度鼎盛辉煌无人可及,后来毁于张献忠的屠川兵祸,大大小小的神殿禅院毁于一旦,庙里的九钟十八磬等法器也被焚烧殆尽,直到明末清初才得以重建,后来更是幸好政府出台的文物古迹保护政策,这偌大的古建筑翻新修复,再加上民间善男信女的捐资修葺,使得时间非但没有让它老去破败,反而给了它庄严大气的恢宏。
偏殿的小路上青苔遍地,郁郁葱葱的的树木遮天蔽日,给盛夏的山野平添一份清净幽凉,我低头数着脚步,避开脚下的湿滑。
这座庙一共有个十二座大殿,一座静修偏殿,两处禅院,和香客留宿禅房若干。我已经拜过十一个殿,就剩下最后一个老君殿,说来也奇特,佛教寺庙里竟然有座道教的殿,可据说这也是为了当初纪念当初的建寺传说。
可是进殿的大路因为年久失修,曾有好几个香客在路上摔倒受伤,于是被住持派人封了起来,顺带着连老君殿也封了殿,说是一起整修翻新。我沿着羊肠小道往上走,杂草重生的土地散发着草地特有的清香,使得浑浊的头脑慢慢冷静下来,住持说,要想救民浩需要找到怨气的源头,可这源头又该怎么去找?
微风吹过,此刻正站在一棵香樟树下,浓烈的香气甚是迷人,我抬起头深深的吸了口气,听着下面大殿里传来敲磬的声响,只觉得清净至极,仿佛连心灵都被洗涤的一干二净,完全的摆脱了浮世的困扰。
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人吟起了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声。”多年的义务教育结果是成功的,想也没想话就脱口而出,要知道当初为了背唐诗,还不知道被老师罚过几次,这次能记忆深刻以至于这么多年都没有忘记。
那人哈哈大笑起来,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穿着灰蓝袍子的道士,他束着发穿着长靴,腰上还别着一支竹笛,一派仙风道骨的模样。我一见这位胡子花白的道长,脑筋一转赶紧双手抱拳行了个拱手礼:“求道长救命。”
“哦?”他饶有兴趣的看着我,却并没有转身离开。“小姑娘有点意思,但你恐怕要失望了,贫道只是一个普通道人,并没有救人之力。”
见他没有离开,心里忽然燃起一股希望,赶紧上前一步跪在他面前:“请道长救救我的朋友。”
“你凭什么认为我能救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