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秘密西归(2/3)
清兵时不时地把一些汉人抓地起来,剃头、留辫,逼着他们承认自己是大周的残余势力。或者把他们关起来,能过严刑逼供,让他们承认是吴三桂的后人,然后把他们斩杀后,向大清朝廷报功。朝廷里经常有某某某地方又抓到多少大周的残余势力,或者吴三桂的后人,从而从朝廷领取相应的奖励和俸禄,地方各级大小官吏,也因此而得到提升和任用。
这期间,在南方,不知冤杀了多少南方汉人,同时加深了南方汉人对于满清统治的憎恨和反抗。
这一行动,同样增加了吴世琮等人对于大清的仇恨,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反清的计划,在南方或许能够实现。
经过艰难的跋涉和斗智斗勇,三个月后,三人终于来到了湖南岳阳。
岳阳,可是几年前平西王大举东进时,最辉煌的时,他们的军队占领的最前方。如果当时的兵马大元帅、后来的大周昭武皇帝吴三桂能够听取众臣的建议,一举打过长江,直掠京城,说不定现在坐在京城的,不一定就是满清的康熙皇帝,而是他们的大周昭武皇帝,是大汉族的统治。
可是,战场上的机会,瞬息万变,留给你的机会,你没好好抓住,转眼就成为你的劣势。
吴三桂在长江以南休整了三个月,给予了满清喘息的机会。缓过气来的满清,终于派出精锐部队各个击破;同时,这个时候的大周朝也出现了分歧,三藩中的耿尽忠、尚可喜等同时倒戈降清,给平西王带来更大的打击。
为了挽回颓势,吴三桂衡州匆忙称帝,建立‘大周’,结果一病不起,在称帝后不到三个月后,就在衡州(今衡阳)病逝。才有了吴世琮等秘密运送大周昭武皇帝吴三桂的遗体回归云南的事。
想起这些,吴世琮心里一阵阵的遗憾和痛楚。
当年的岳阳大捷,还是自己的父亲吴应麟亲自指挥的。过后不久,吴世琮也在广西地面打了好几个漂亮的大胜仗。从此奠定了他在广西的地位,也增加了他在整个大周朝的地位;才有了他,在大周朝紧急关头被招回衡州执行‘特殊的使命’;才有有他真实地秘密运送大周昭武皇帝的遗体回滇,结果却停留在半途——黔地,而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尴尬局面。
岳阳、常德、长沙、衡阳,都是当年大周反击满清的最前沿,大周兵与清兵浴血奋战的前沿阵地。当然,也是现在清兵严厉捕杀大周残余势力的重要场地。
这里的清兵,无时无刻不在做着捕杀汉人的事,无时无刻不在以捕杀反清势力为借口而滥杀无辜汉人。
吴世琮等人看着这一切,知道这个时候,他们不能在这里出现,更不能让清兵有所发现。同时,他们也看到了,南方对于大清统治的种种抵触和潜在的反清力量。
继续西行,跨过洞庭,抵达常德,经长江、沅水一路向西。
这一路,其实对于吴世琮等并不熟悉。唯一走过的,就是上一次运送大周昭武皇帝的遗体秘密西行。可是,上一次留给吴世琮等人的印象却历历在目,晃如昨天。
沅水滔滔,往事如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