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陆路(2/3)
人工招着走,其实也很简单,这在山区一带,七八个人甚至十几个人抬着棺材到山上去安葬,也是常有的事。
可是,那都是‘短途’的,一般最多也就是抬几公里,最多也不会超过半天。而且,相对来说,抬棺材安葬,那都是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大队伍,用于轮换的人很多。
可是,现在这里本就只有二三十人,这些人不仅仅要抬‘箱子’,还有其他的一些用品、货物、作战武器等都要一起搬运。
刚开始一天、两天,还可以坚持;三四天后,所有人都受不了了。这些士兵,如果说打仗行军,他们一点问题都没,可是这肩挑背驼的事,时间长了,他们还真的受不了。就像现在的孩子们,从来都没用过自己的肩膀挑抬过东西,一下子坚持好几天的肩挑背驼,有好几个家兵的肩都磨破出血了。
吴惧吴畏两副将有点看不下去了,硬着头皮给吴世琮建议:
“将军,这样下去,可能真的不行了,还是得想其他的办法。再这样,会把所有家兵都拖垮累死的。”
其实,这些情况,吴世琮不是看不见,也不是他不同情自己的家兵。可是,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有时候他也会亲自参与大家一起肩挑背驼。能体会到家兵们的辛苦。但是他只能咬牙坚持,在士兵中身先士卒。
“唉!我也知道长期这样下去,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可是,又还能怎么办。”
“将军,要不我们还是在附近的村寨找一些民夫来,让他们帮着我们抬吧!”
这个问题,吴世琮不是没想过。
如果在以前,这口大箱子里装的只是宝物,找几个民夫抬着走,没有任何问题,就算是他们知道里面是宝物,想打什么主意,大不了看紧一点就行了。
可是,现在这‘箱子’里,不是宝物。
一方面,抬死人,特别是自己家里过世的老人,是不会请低贱的民夫来抬的。更何况这‘箱子’里装的,还不是普通的老人,而是——
另一方面,正因为这抬的是特殊的‘人’——皇上,才更不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这事,更何况这事一直都是在秘密进行。当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现在,就算是二三十个家兵,也只知道这箱子里不是宝物,也都不能确实这箱子里到底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