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杠精之皇(4/4)
“是啊,杠到这个份上,被你们称作雄才伟略,就跟‘窃钩者诛,窃国者王’一个道理。”铁纲靖发现跟古人混久了,开始变得有文化,引经据典是信手拈来。
他继续道:“可是地位越高,抬杠的危害越大,如皇上这般,短短十一年,就展开了这么多大工程,三次从全国募兵,然后万里迢迢跑到偏远的辽东征伐高丽,完全不顾百姓受不受得了。古语有云:‘国进民退’,但是皇上呢,将文帝留下的大好江山搞得国退民也退。三征辽东、兴修大运河等,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数以百万计的百姓投身其中。拜托,这是农业社会,百姓为了皇上的宏图霸业荒废了良田,没有人种田,财政哪来的税收?没有税收,国库空虚,朝廷又如何维持运转?我不信皇上连这么浅显的道理也不懂,完全是为了跟他父亲抬杠而抬杠。文帝留下的统一、繁荣江山,就这样被他这个史上最大的败家子给败没了。”
这是典型的这也要,那也要,天上的要,地下的也要,水中的要,空中飞的也要,全部都要,结果呢,全都要不到。短短十一年时间,为了其个人的宏图霸业,所有大项目一股脑上马,最终是步子迈太大,扯到蛋,而且是把蛋扯碎了。
铁纲靖已经发现史上的帝王多是“杠精之皇”,他们推崇汉武大帝的文治武功、帝国版图,殊不知汉武帝是西汉最大的败家子,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大兴土木、奢侈无度,文景两帝积累的厚实家底被他败光,在位后期国库空虚,最终导致西汉从此走向衰败。
如果汉武帝不是出现在文景之治之后,而是出现在汉高祖刘邦之后,那西汉会跟隋朝一样,两代便走向灭亡。
杨广不学文景之治,不学隋文帝的勤政,却去学汉武帝,结果学成了一个亡国之君。铁纲靖忍不住冷笑,儒家给皇帝们树立的学习榜样,却把后世的皇帝带入了火坑,真是讽刺。
刘树义不吭声了,他读过圣贤书,受过“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教育,对“杠精之皇”的行为没办法洗白。
“树义,你不是去方便了么?怎么躲在这里哼哼唧唧?”长孙无忌不知何时出现在前,奇怪地俯视着发呆的刘树义。
“没什么,就是觉得有点累,坐下休息一下。”铁纲靖站起身,随手找了一个借口。
“我们快回去,皇上要来了。”
“好的。”铁纲靖跟在长孙无忌后面,快去向城墙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