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疾风篇 铁达尼亚的兴起(3/4)
铁达尼亚家族在都市联盟之中原本就是门第深厚的氏族,星历二二○年时,铁达尼亚一族甚至囊括了十个都市的市长、十四个都市导致社会、政治、经这个情形造成一种舰队司令官、都市联盟总会议长与联盟舰队司令官的职权,八年后铁达尼亚一族脱离联盟,整个放弃联盟市民权,携带所有资产与船团向维尔达那帝国倒戈。
此一背信行为带给全人类社会巨大的冲击济与军事制衡状态崩溃,且不以精密的数值论之印象:“联盟实力减半,帝国实力倍增。”
当时人们的感觉如此,而联盟的冲击更大。
就这样,铁达尼亚一族荣登维尔达那帝国贵族之列,由于坚辞领土之授与,因此受封为“无地藩王”,同时赐赠元帅权杖,官拜抠密院,礼遇之厚令朝中元老膛目结舌,最令他们哑然的是铁达尼亚桀骜不驯的姿态。
当时铁达尼亚一族之长奈威尔。铁达尼亚不时公开表示:“我族并非皇帝臣下,而是对等的同盟国,没有铁达尼亚就没有帝国,没有帝国铁达尼亚仍然屹立不摇。”
语气充满大咧咧的狂傲,即使搀杂些许夸张,却与事实无异,也因此招致与敬畏等量的憎恶。对星际都市联盟而言,铁达尼亚是万暴不赦的背信者,更是屈服于专制君王的叛徒。对帝国而言,铁达尼亚是个臣不臣的野蛮暴发户,礼遇这种无耻之徒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杯中饮敌血,眼中无君威,悦耳败者叹,销唇胜利酒。”
此段节录铁达尼亚第一代藩王奈威尔依古韵写成的诗句,纵然不具任何文学价值,但铁达尼亚认同如此狂妄的自豪。
“眼中无君威”一句自然激怒了维尔达那帝国的朝臣,而皇帝哈鲁夏二世带着一脸苦笑安慰他们道:
“他只是陈述事实,各位再怎么气愤也没用,随他去说吧。”
如果真要当面指责,想必铁达尼亚将毅然决然与帝国为敌,于是朝臣们保持缄默,因为他们深知此理。
既然确保帝国实力占星际都市联盟上风,皇帝只有苦笑了事,但于劣势的联盟却不可能一笑置之。铁达尼亚的背信行为不可饶恕,只有对维尔达那帝国施以相同、或更甚的打击才能让联盟从失去铁达尼亚的冲击之中恢复。
总之一切的理性与情绪巩固了联盟的向心力共同对抗铁达尼亚,联盟全体总动员,集结有史以来最强的战力与帝国点燃战火,并宣称:“我们的目标不是帝国,而是铁达尼亚。”这项意图孤立铁达尼亚的策赂奏效了,铁达尼亚必须孤军与联盟奋战,哈鲁夏二世皇帝则暗中祈祷铁达尼亚与星际都市联盟两败俱伤。
于是翌年二九九年,“布拉温华特星域会战”爆发,联盟军完全败北。奈威尔。铁达尼亚正如字面所示,彻底歼灭兵力有两倍之多的联盟军,让联盟的权威一败涂地。
仅仅一次会战就为势力如日中天的“联盟时代”拉下黑色布幕。
从此以后航太史的重心整个转移成铁达尼亚的建国史,确立霸权的过程交互运用和平与武力的手段,充满血腥的气味残酷得几乎令胆小的弱者退怯。奈威尔。铁达尼亚无惧血腥与恶名,在人类社会中成功扮演了一个功成名就的利己主义者。
铁达尼亚并非人类道德的代言人,他们只是一个以力量保护自己权利与利益的集团。凡是损及铁达尼亚利益的事物一律排除,因此他们袭击并掠夺星际都市联盟的商船,在帝国内部暗杀、放逐并整肃反铁达尼亚势力的重臣。
哈鲁夏二世皇帝五十五岁便暴毙身亡,据说是铁达尼亚幕后指使,而这个流言正是由铁达尼亚放出,令人难以想像事态有多可憎。
有人认为后继者大概无法继续维持铁达尼亚的强盛与荣华,但奈威尔的儿子诺利是凌驾其父之上的暴君,人称怪物的奈威尔不屑地批评自己的儿子:“那小子不是我的小孩,我根本不知道他是什么东西。”
奈威尔好色嗜酒,因一时冲动处斩部下之后也会觉得后悔,至少还算有点人性。
而诺利是个双手捧着数字与法算的偏执务实主义者,且不论内心如何,他的外表始终保持理性冷静,巧妙处理父亲晚年犯下的误判与失败,不断提升铁达尼亚的实力与影响力。奈威尔虽然嫌恶诺利,却不得不承认他是自己的接班人。星历二六九年,七十六岁的奈威尔交出四十年来的领导位子,由诺利继任为第二代藩王。
往后奈威尔仅剩的九年却过了一段凄凉孤独的晚年,诺利意图确立自己的权力,在内部挥舞整肃大刀,杀害三个弟弟与两个妹夫,接着是辅佐其父的三十六名干部之中,有二十八名分别以莫须有的罪名受到处刑,辅佐奈威尔将近半世纪的约翰。费拉尔一家甚至惨遭灭门。费拉尔写信向奈威尔求情,希望至少留给年幼的孙儿们一个活口,结果这封信落人诺利手中。诺利当着卧病在床的父亲面前撕碎求情信,表示费拉尔已经处刑完毕。愤慨的老奈威尔从病床起身欲抓住儿子,却跃落床下,气急攻心而死。
诺利何以断然进行如此残忍的手段呢?谜底很快便揭晓。
老奈威尔下葬后不久,反对诺利残暴手法的人们开始策动驱逐诺利下台的计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