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独特的理政方式(1/4)
吴兑来这一通苦口婆心的提醒,让张简修陷入了沉思。
准确地说,他是开始怀疑自己:难道真如吴兑所说,自己还很年轻,并没有领会到陛下的意旨?
看,邓子龙微微颔首,连他父亲也说不排除这个可能呢。
“吴叔,邓将军,咱还是先来研究研究陛下给的这道奏章吧。”张简修沉默了会儿后提议道。
心想,出使他国的宗旨与方针不都写在上面吗?好好研究研究,别真领会偏了或理解错了。
但说这是奏章,其实就是朱翊镠的意思,便如同《关于保定府改革的若干建议疏》一样,只不过是借助内阁联名的方式呈递上来而已。
这是朱翊镠的一种理政方式——张居正非常理解,这与他担任首辅时的一片苦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回想他刚担任首辅那会儿,每天都处在焦虑、希望、感奋与痛苦中。
鉴于洪武皇帝创设的首辅制,与唐宋朝的宰相制多有不同。
首辅与宰相虽然地位差不多,但柄国的方式却差别很大。宰相握有提调任免生杀予夺之权,而首辅名义上只不过是皇帝的顾问而已。
首辅地位虽然不断提升,又号称是百官文武之首,可既不能直接提拔降黜任何一位官员,也不能随意调动一兵一卒,更不能对各衙门及全国各府州县直接发号施令。
明确地说,首辅最显赫的权力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拟票。
凡国朝政事,无论大小,皆以皇上的圣旨为准,而皇上的圣旨,除极少个例,一般都要送往内阁拟票。
皇上同意这个拟票,就命司礼监照样誊抄一遍,是为批朱。若不同意,仍发回内阁重拟。有时候皇上也会饶过内阁径发“中旨”,但不可能经常这样,绝大多数圣旨,还得照票批朱。
这样,皇上通过内阁,而内阁又借助拟票,间接控制朝纲政局。如此一来对皇上与首辅均有制约。
然而,这中间也存在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比如意见不统一,若皇上与首辅发生矛盾怎么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