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不负大明不负卿 > 第845章 东番(即台湾)

第845章 东番(即台湾)(1/2)

目录

将郑妙谨与赵灵素的事解决后,朱翊镠便着手处理朱翊钧就藩一事了。

如果按照藩王之国就藩的那一套原则处理,似乎也不难,还比较容易。

无非按照流程走嘛。

然而对朱翊钧好像不适用,人家刚不久还是九五之尊的皇帝呢。

况且眼下的东番确实不是什么好地方,之前也没有藩王就藩那里。

那之前的规矩与礼仪就不能按部就班地来,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

东番,即tái • wān,与中原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它是我泱泱大中华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朱翊镠准备在朱翊钧就藩之日将东番正式命名为tái • wān。

(注:tái • wān一名源于居于今台南安平的平埔族原住民西拉雅族“台窝湾”社的社名,意为滨海之地,并取全称中的“台”字作为简称。明朝万历年间官方正式启用“tái • wān”一词。)

在远古时代tái • wān与大陆本是相连着的,约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tái • wān海峡,tái • wān岛才与大陆分离。

tái • wān早期居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过去的。

据载,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市左镇区发现了tái • wān迄今最早的人类化石“左镇人”。左镇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有亲缘关系,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智人,于3万年以前从大陆经由福建长途跋涉移居tái • wān,可以说是最早开发tái • wān的先驱。

tái • wān早期居民中还有少部分属于尼格利陀地域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

夏商时期tái • wān属于九州中的扬州。

tái • wān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一支由一万余名军士、三十多艘船组成的船队到达夷洲(也就是tái • wān),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tái • wān的开始。三国东吴丹阳太守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详细记载了当时tái • wān的生产和生活形态,是世界上对tái • wān最早的记述。

隋代大陆和tái • wān的接触增多。隋炀帝曾三次派朱宽、陈棱等人前往流求(今tái • wān)。

九至十世纪的唐末宋初开始有汉人定居澎湖。宋元时期汉族人民在澎湖已有相当的数量。汉人开拓澎湖后开始向tái • wān发展,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十二世纪中叶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路晋江县(今福建晋江)管辖,并派兵戍守。大陆和tái • wān的联系日渐频繁。

元朝进一步加强对tái • wān的管理。元世祖曾派员到tái • wān宣抚,并在澎湖设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泉州路同安县(今福建厦门),虽然没有直接将tái • wān并入其内,却是中国中央政府对tái • wān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

明朝初期仍设澎湖巡检司,直至公元1387年因实施海禁而废除,并把居民迁到漳州、泉州一带。公元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后复设澎湖巡检司。

明朝以后大陆与tái • wān的人民往来不绝。永乐年间郑和更是率船队在tái • wān停留。到了明朝末叶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地移居tái • wān,给tái • wān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极大推动。

等到福建人颜思齐(被誉为“开台王”)、郑芝龙迁居tái • wān后,一面从事农耕、贸易,一面组织武装力量抗御倭寇和荷兰人,逐渐形成许多村落,tái • wān自此进入了大规模地开发时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