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神仙队伍(2/3)
所有人都有些吃惊,没想到蒋先生不声不响的聚拢了这样一批高手,简直就是摇钱树啊。
董俊喝了口茶,含笑道:“17年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会上,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以亿港币派出去,听说本来原有是瑕疵的,预估价只在亿左右,可不到一个月,瓷器修复的完美无瑕,成交价反而超过原来的底价,这种鬼斧神工的工艺,想必也是出自于蒋先生的修瓷高手吧。”
蒋先生谦虚的摆摆手,脸上却带着傲人的表情:“也就是几位大师合力修复的而已。”…
“举重若轻的吕道银大师,他熟悉掌握各个时期古法陶瓷器制作的工艺,对各个窑口的风格、特点,有关瓷器的胎、釉彩的配方,以及成瓷后的收缩比例、器物拼接处的处理、新器做旧等一系列高难度的技术都很有发言权,国内除了故宫里那个刘老爷子,再也找不出这样的顶尖高手。”
“妙笔回春的杨爱萍大师,是卜允辟先生最小的徒弟,专攻文物修复,至今已经有近50年的光景。
俗话说‘破镜难圆’,瓷器修复,最难的就是做到无痕,做到真正破镜重圆。杨大师善于,也一直坚持使用最费时、最耗精力却也最细腻无痕的方法——笔涂法。
那尊北宋汝窑的天青釉洗修复时,妙笔生花的杨大师出力最大,说是笔“涂”,实际操作起来要精细得多。
我有幸见识过他们的修复工作,才知道这一套流程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好的。
除了心细手稳,还需要具备扎实的绘画功底和足够的耐心。
特制的毛笔一层层描画,以常人不易察觉的细微变化一点一点接近最终的目的。
在这以千计的笔触中,只要一笔出了问题,就可能前功尽弃。”
蒋先生见众人露出震惊又赞佩的神色,满意的喝了口茶水润润嗓子,嘿笑道:“除了笔法这门独行天下的神技,杨老师另一样为人称道的是她修复的釉上彩瓷,几乎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