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小说 > 辅宋 > 第七十章 国子三馆

第七十章 国子三馆(1/3)

目录

睡觉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闭眼一睁眼一晚上就过去,一闭眼不睁眼,那就是一辈子过去了。

第二日天麻麻亮,一睁眼,李贤就自觉地起床洗漱,准备用马车压着备好的礼物,去见见同学和老师。

这地方李贤不算多么陌生,毕竟前两次出入洛阳,都要路过国子监的大门。平日里,也能看到国子监里进出的士子。

要说到国子监的来历,那时间可久了!

无论是李唐,还是现今于洛阳的国子监,其实都源于北齐成立的国子寺,隋大业三年才更名为国子监,到了李唐贞观二年,国子监正式脱离太常寺而dú • lì存在。

与当下的赵宋,其实国子监还是归于礼部之下的。又是办学,又管着天下办学,甚至于天下书籍的印刷也是国子监内的书库官管理。

再说开封也有传言,大宋官家准备明年在开封再设置一个国子监。不过这和李贤的干系不大了,等东京国子监建好以后,他在洛阳的国子学差不多都毕业了。

让南温驾车把一大堆东西搬运到国子监的大门处。李贤使之于外等候,他拿着凭证,也就是录取通知书准备先办理入学手续。

现当下,进入国子监学习的学生,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于广文、太学、律学学习,也是众人口中常言的“国子三馆”。

眼下,三馆内,太学馆每届学生的限额为五十余名,倒不是说一定是七品以上官吏的子弟才能面试入内,七品以下官吏的子弟通过考试也可以进去学习。

李贤今次来的正是三馆之一的太学馆,位置很好找,也很好辨认。

实际上,三月份安排新生入学的只有太学馆和律学馆,广文馆不在此列。

于此两者间,能够看出,太学馆的生源最多,律学人较少。

毕竟在太学学习,只要每次的成绩考核为优等,是可以免除科举,直接做官的,

广文馆招生的时间和人群都有些特殊,大多在国子监解试时才有新生入驻,且必须是京官子弟。

等前几个入学的士子走了,李贤不慌不忙地把手里的入学证明递给了内里太学馆大门一侧,专门负责登记的直讲手中。

“李贤,华州人士,父做过乾佑令,现为尚书虞部郎中,得知京兆府事薛奎保举,入太学馆……”

李贤的入学证明,是父亲李自明在乾佑任上就办好的,当时父亲路过长安,拜访了薛奎,那薛奎当即还写了一份保举书。

几月前老父亲做了京官,只好又弄了份补充材料,谁让他爹升官太快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