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跑的比西方记者都快(2/4)
梅根一听版权还在手,眼睛立刻亮了。
她来的目的就在这首歌,梅根是野心勃勃的女人,这个时代能做到新闻女主持,对于女性新闻工作者而言基本算是达到了职业生涯的顶峰。
过几年年老色衰后,很快就会被从一线新闻栏目踢出去,去主持些家长里短的访谈节目,或者成为幕后制作人员。
那种一辈子只做一个王牌节目,从30岁做到70岁的事情,只会发生在男性身上。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加,她的有利筹码也在不断减少,她必须要为自己的将来早做打算。
毕竟电视台是竞争极其激烈的行业,女主持岁数到了后,如果没有转型成功,那么很可能成为下次裁员的目标,曾经的头牌薪水肯定不低,裁掉后才能招募新血。
而她自己在fakenews高层也有露水姻缘,但这就如这个名字一样,露水而已,那天对方翻(ba)脸(diao)不认人,她也没办法,搞潜规则是通行规则,你能从中受益,也会成为这个规则的受害者。
所以她,悄悄和人在外面组建了一个小的唱片公司,几个合伙人都是不错的事业女性,利用各自的行业优势,以公带私的往这个小唱片公司里塞资源,生意倒是相当不错,至少她们的“**money”是有了。
小公司自然没法去挖大歌星,只能走走文艺路线,打打另类牌,在巨大的音乐市场中以拾遗补缺的风格蹭点小钱。
这次她们看中了《douhearthepeoplesing》,想将其版权收入囊中,然后砸点资源,出张唱片,倒是不指望在零售市场上卖多少钱,相反,她们打的是各大电台电视台的主意。
梅根的职业敏感告诉她,米国的这种动荡社会环境估计还得持续不断的时间,而这首歌中所蕴含的理想主义和反抗精神以及巨大的号召力,将会使其成为各种类似节目中必备的BGM,这是多大一笔收入啊。
可之前,她以为肯定有人会打这首歌的主意,这事情也就没往心里去。
可是前阵子再次采访汉森的时候,却无意间得知,这首歌是爱德华弄出来的,而且似乎版权还没出手,于是便动了心思。
召集几个合伙人讨论后,大家都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机会,有了这歌保底,唱片公司的价值会大大增加,不排除大型唱片公司搞个打包收购,这样大赚一笔,也对得起大家这几年的辛苦,至于钱拿来干什么?
这里是米国,这里是纽约,还缺各种投资机会嘛?
几个合伙人都是中产出身,没太多背景靠山,赤手空拳打拼到现在,虽然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但经济上还真不怎么样,眼看这是个大好机会。
顿时给梅根下了死命令,必须拿下,不惜一切代价!
所谓不惜一切代价就是指,姐妹们也都可以是代价的一部分!
这里是纽约,只要有钱了才能避免被迫成为代价。
而为了钱主动付出代价,也是正常事情的事情,只要这家伙不是个变态就好。
再说,有一点点变态也不是不能接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