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左与右(下)(2/4)
这种普遍性的思潮,让爱德华头痛不已。
一时间年轻人如果不加入左翼组织就有被朋友看不起的危险,而律师也喜欢帮左翼打官司,因为这个时代的主要潮流是民权,民权天然就是左派政治主张,有着天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哪怕律师本人是个种族主义者也不妨碍他替民权份子辩护,毕竟这可以获得免费且巨大的曝光率,至于赚来的钱么,是可以捐一点给南方那群种族隔离支持者的。
反过来,这也是为何汉森等人的“革命”行动没有招来耶鲁校委会和教授们的强力反对,而是捏着鼻子签城下之盟的缘故;这群老狐狸明白,耶鲁的“革命”无非是学渣造反,要求毕业顺便找些妞儿,满足他们后就不会闹的太大,最多就是漂亮的大草坪被糟蹋成菜地,但这也不是问题,私立学校嘛,明年多收俩议价生,修缮草皮的钱就来了。
反之如果严正拒绝,很快可能把这群人逼到SDS那边去,SDS也正愁没法向传统私立名校扩展势力的途径,双方若是一拍即合,汉森等人带头去学习SDS的“学校”进修一段时间,只怕纽黑文就要挨到数不清的“莫洛托夫鸡尾酒”了。
两害相较取其轻,倒是便宜汉森等人。
左翼吃香,右翼自然吃屎。
顺便说一句,和普通人对左右区分不同,胡佛阁下自有他独特的分类准则“凡是反**的都是算左翼。”
虽然看上去简单粗暴到荒谬,但倒也挺符合历史实际,被极右翼**大杀特杀的犹太人可不是左翼嘛?
问题是,二战时米利坚也和希特勒不对付?
这又怎么算?
没人敢去质问胡佛阁下,没准这是“玛丽女士”独特的想法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