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愁容尽去(2/4)
“大兄说的有理,依我看宜早不宜迟,现在正是抢占商路的大好机会,虽说我等比不上宁波商行财大气粗,可跟在他们后面啃几块骨头喝点汤的好处就足够我们消受的了。”
“话虽这么说,可北地如今还未彻底平定,现在北上是否……?”有人担心道。
“做买卖哪里还怕这怕那?如果只求安稳的话,还不如回老家买些地安安稳稳过小日子得了。”另一个对此话不屑一顾,当即道:“所谓吓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现在正是最好的机会,等北地彻底平定了,哪里还有我等插手的机会?话再说回来,在座各位行商时那家没同满清那边打过交道的?如今我大明如日中天,无论是天津卫还是北京城都有重兵把守,再加上天津卫还有海军战舰驻扎,可谓稳如泰山!”
众人听此觉得有理,想了想后询问冯老板的看法,在他们这些人里,冯老板算得上是个领头的,而且也都佩服冯老板的眼光。
实际上,冯老板在前几日已有这方面的打算了,这些年南北对立,北地商路几乎断塞,虽说各商行各显神通,通过渠道暗中同北地交易,而且大明除粮食等一些重要物资加以限制外,其余同北地的商业贸易并不阻拦。
这样做,虽说也有利润,可这利润去掉打通关节和其他风险后,获利实际并不多。而现在大明已安下了北京城,也就意味着北地的商路打开了,在这种情况下的确是最好的机会。
北地虽比不上江南富饶,可北地也有北地的好,其他的不说,蒙古的牛羊马匹,辽东的皮草人参等等,这些全都是好东西,拿到南方来一个转手就能获利数倍。
而且北地对于南方的物资需求更多,丝绸、布皮、瓷器、文房四宝等等,如此大的市场,想想就令人动心。
除去这些,大明以后定都北京也是必然的,所以无论如何北上之事宜早不宜迟,所以冯老板也是支持北上的一员,当他轻声向大家说出自己的打算后,众人连连点头,觉得是这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