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十六章 爵位(2/4)
马强对王爵、公爵这样的虚名并不在乎,因此他的改制更多是还是恢复昔日秦汉时期爵位对立功的激励作用。
而且这个爵位制度还不能让这些侯爵之类的贵族的子孙可以世世代代躺在功劳本上吃一辈子,否则就会和明代一样,再大的家业也禁不住百万宗室啃的。
说起来,当年的朱元璋恐怕也没想到,自己一开始封的四十九位宗室亲王、将军可以繁衍出这么庞大的一支朱家军吧...
“大汉爵位日后分为上等爵和下等爵,其中上等爵为王爵、公爵和侯爵。
其中王爵分一字王,郡王,藩王三类,其中藩王为册封大汉藩属国国主之用,一字王待遇为正一品的两倍,郡王为正一品的一点五倍。
公即是公爵,分一字国公,郡公和县公三等,如有开疆拓土之功,可特加开国二字,如开国平原县公,其中一字国公待遇视同正一品,郡公待遇视同从一品,县公待遇视同正二品,加开国则待遇再加一等,开国一字国公待遇视同郡王。
侯为侯爵,分郡侯、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五等,除关内侯外,如有开疆拓土之功,可特加开国二字,如开国平原县侯,郡侯待遇同从二品,县侯待遇同正三品,乡侯待遇同从三品,亭侯待遇同正四品,关内侯待遇同从四品。如有开国二字,待遇再加一等。
凡是公侯,皆可食邑,食邑每户折算上年全国平均每户农税后随官俸发放!最高不可超过万户。”
可别觉得从四品低了,国政院的副部长也就是这个品级!
可以说,只要是封侯,就是站在大汉最顶端的那一小撮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