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大灾之年丰收年(2/4)
官差们也不急着出发,就停在村口路边,坐等家属前来贿赂赎人。尚有些家底的人家把棉布、米粮、铜器之类相对值钱的的东西搬到路边,哭求官差放人。
而官差却不为所动,扯开棉布看布襟的长短,用大秤称量米粮的重量,至于乱七八糟的其他财物,则直接就有典当铺的伙计现场算钱。
衙门里的文书小吏也加入进来,用手臂作案,提着一支笔。只要确认家属喂饱了这一群蛀虫,就会在刻着印信的花纸上写上几句身世清白,无人信教,何人做保,某年某月的字样。
而罄尽家财的百姓,除了这张不怎么靠谱的花纸以外,什么也没有得到。
只能在官差中人的讥笑声中回到破败的草屋,等待他们的不是冻死就是饿死的残酷命运。
这些尚有家财的百姓,起码能全家聚在一起面临死亡。那些已经被搜刮的毫无积蓄的人家,难以填满这帮蛀虫的胃口。纵使哭倒在地,惨声凄厉,也打动不了任何一个官差。
只能看着官差把女儿拖走,至于之后是被卖入某些场所,还是做了某些人的第几个填房,想想也能知道。
当然,这只是第一轮而已。押送的人还没走远,在地乡班【注2】的家仆们就拥了上来。
他们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去问候的,而是专门找名下还有土地的家属。
这种情况下根本不需要什么威逼利诱,只用一句“把地卖给我家大人,你女儿立刻放人!”就足够了!
果然,那些家仆早就准备好了文书,谁家的地在哪里他们早就摸的清清楚楚,根本没有任何的错误。
只要家属在文书上按下指印,不过几分钟,他家的女儿就一定能被放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