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考核(3/4)
赵琦先细心地鉴定了两方砚台,一方是端砚,一方是罗纹砚,看了一会,他把两方砚台都放在不能典当那一边。
彭大胡子看到赵琦的选择,很是讶异,看了看诸老,诸老摇了摇头,让他耐心等待,有问题等赵琦鉴定完再说。
眼看赵琦一件一件鉴定过去,全程一点磕绊都没有,诸老微微点了点头,彭大胡子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看来自己这次是赌对了,赵琦这小子确实厉害啊!
不过,最后一件是瓷器,赵琦却显得有些迟疑了,他皱着眉头打量了许久,又放到桌上,沉思了片刻,这才把它放到不能典当的一边。
“好了吧?”诸老面无表情地问道。
“可以了。”赵琦点点头。
“那你先说这块端砚,彭总有些想不通。”诸老指了指桌上的物件。
赵琦说:“这不是端砚,而是沙清石,这种沙浦石有人称为新坑仔,具有一些老坑砚石所特有的石品,如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甚至石眼等。若不细心观察对比,很难辨别真假。
其实,好的沙清石也能制出一方传世的砚台。很多制砚大师也用这种料,大大方方地标明新坑仔砚,大家也都能接受,价格也挺高。这方沙清石砚也挺不错,但坏就坏在它冒充端砚,还用了一定手段,破坏了原有的自然之美,自然也就不值多少钱了。”
彭大胡子恍然大悟。
诸老则没什么表示,说:“你继续。”
接下来,赵琦一件件点评,说的非常详细,连彭大胡子对古玩没多少了解的人,都觉得自己听懂了,心里感慨,难怪赵琦会和卫一健成为朋友,确实有一手啊!
诸老突然开口道:“等等,这一件为什么不要,难道它的土沁不对?”
赵琦侃侃而谈:“虽然这件东西看对,但我仍不建议选择这只小碗,沁成这样,已没多大价值,咱们这行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土沁多的,即使老,未必好!
许多初学者常常陷入这个误区,迷信土沁多的“老瓷”,先不说这瓷器到底对不对,如果土沁太多,会影响价值。就像眼前这只青瓷小碗,土沁的影响非常严重,如果没有土沁,值一万,现在这个样子,连两百块钱都值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