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洞庭寻鲤(3/4)
“先准备渔具!”
精神太过亢奋,只能爬起回到仓库。
首先是鱼竿,任务要求是‘自备手竿’,那么其他像是抛竿之类就可以排除在外。
但手竿也是有很大区别的,主要体现在长短不一、软硬不一。
对于李唐时期洞庭湖的环境、水深、资源等等,李牧鱼现在是一无所知的,所以必须多准备不同尺度的鱼竿。
“在野钓环境中,至少45米的竿子,45米、54米、63米……72米都要准备一份。”李牧鱼分析。
至于更长的,有,81米甚至90米的他的仓库里都有,都是水库湖泊守大鱼的竿子。
但这么长的竿子回鱼太慢,想要在24小时内钓1000斤,几乎不可能的。
“主要还是54和63的。”李牧鱼明确自己的目标,这两个尺寸的鱼竿适合多种野钓环境下作钓。
尺度选好了,硬度也得好好选择。
我们在选择鱼竿的时候,硬度和调性是非常关键的参数,不严格来讲可以总结为鱼竿的软硬。
软的鱼竿手感好,一条小鱼也有溜大鱼的感觉,而且中鱼后因为有很好的调性不易脱钩,很多钓鱼老手都喜欢使用软竿子休闲作钓。
但回鱼太慢,一条两斤的小鱼就得溜半天,显然不适合这次任务。
李牧鱼果断选择了仓库里硬度、调性最高的竿子,19调、8h的,五六斤重的大家伙也能生硬拖上岸,这是24小时钓1000斤的必要条件。
多备几根,以防断竿掉链子。
钓大鱼又是在抢鱼的情况下,鱼竿断裂是有很大几率会发生的情况,必须有备无患。
鱼竿包被塞满之后,开始选浮漂。但这没什么可选的,直接将浮漂盒装满,二十几根,足以应付各种各样的环境和鱼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