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解鹰的决定(求票)(2/4)
安师松弛耷拉的眼皮撩起,看了一眼几乎要气的暴跳如雷的解瑾年:
“‘那位’,没踏入修行大道之时,便可山中寻绿石。
觉醒后,成了医疗系,如今又多了石师的本事。
哦,还有上次解淼那小子偷偷报上来的事儿。
那么多开山雷,‘那位’如何弄出来的,到现在,你们谁搞清楚了?”
说着,安师叹了口气,又道:“这跟当年那位‘吉祥天女’何其相似?”
……
“吉祥天女?”
从解叔东嘴里听到这几个字,解闺璧神色有点怪异。
做玉石这行的,其实要懂的东西很多,很杂。
因为,评价一块玉石值不值钱,最后一大要素就是‘工’。
‘工’就是指做工。
没有大师精心雕琢,即便是良才美玉也无法成为经世之宝。
解闺璧正儿八经拜师学艺,受了一脉玉雕师的传承。
打基础那几年,她练的基本功,其中有一部分就是要学习各种素材的知识。
这要学的东西就多了去了。
从释道儒,到花鸟山石;从山海经,到大好河山;从天上仙班,到人间百态。
雕刻之前要设计作画,如何做得出画来?
靠的便是这些打基础时学会的知识。
然而,这些知识太驳杂了,玉雕师往往精通一门。
比如,有的大师专攻花草,也有的专攻神佛。
解闺璧,却是——百家派。
无所不通,无所不雕,百家之长,尽入其囊。
恰巧,这些知识里就有涉及吉祥天女的。
佛教,古印度都有涉及。
却不知,这里是恰巧‘撞了名号’,还是……同一位?
解叔东却是颇为唏嘘道:“天女呐……”
“其实,我也不太清楚‘天女’到底是个啥。”
解闺璧想打他。
“老一辈人对此忌讳颇深,不愿多谈。
我们也是偶然能听到安师跟父亲感叹时,带上只言片语。”
“大哥年岁最长,也许知道的多些。”
“但他从不跟我们聊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