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红谷(1/3)
勿乞骑在马上,一边领着队伍缓缓前行,一边用他布满血丝的眼睛,疲惫地望向巍峨壮观的大峡谷。
此时日头刚刚升起,晨曦正照耀在高耸的岩顶上,泛起一片红光,因为这里遍布着红褐色的风蚀砂岩,所以突厥的发现者们将其叫做了“红谷”。
红谷周围渺无人迹,附近地势亦是异常隐蔽,若非近年来突厥汗国为了开辟进军唐境的新路线,在龙首山北麓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否则很难找出这样一条可以来往河西的秘密路径。
然而突厥人并非是这个神秘峡谷最早的来客,因为这里还有一座不知荒废了多少年的关隘。
关隘四周怪石嶙峋,两侧岩壁陡峭,从下往上看去,如同天空划开了一道裂缝,若是有人镇守这里的话,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不为过。
有鉴于此,勿乞非常庆幸他们比唐人抢先发现了红谷,他决定返回狼山部本帐大营之后,便立即向步利设提议修复这座古关隘,然后常驻人马看守,并将其打造成突厥汗国进取河西的一座桥头堡。
不过勿乞突也很清楚,即使步利设乃至颉利可汗采纳了他的建议,能否落实下来,也要取决于后勤补给。
突厥汗国从阴山向甘凉方向进军唐国,行程长达一千二百里,自阴山余脉往南四百里为突厥汗国的冬季牧场,大军勉强可以就地补给,然而后面八百余里,均是青草难觅的贫瘠之地,就不得不自行准备大量粮草。
众所周知,突厥马虽说个头略矮,属于食量偏小的马,却也是突厥成年男子的五倍以上。
就拿勿乞此番接收人口之行为例,由于他们不知黄山寨会以粮草来补换人数缺额,因此来时五十多人,却带了近三百匹马,其中有一百多匹都用作驮运粮草,可在人吃马嚼之下,待来到交接地点时,粮草就已去了三成。
而返途所耗就更大了,除了人数激增至两百多人以外,还增加了两百余辆四马大车,大车的车架为四轮构造,承载量很高,常用来运输大宗物资,莫看一车装了十几石粮草,四匹拉车的役马两天就能吃去一石,并且八百里荒地,即使都是一马平川,若不想把马累死,少说也要跑个八、九天。
勿乞为此算了一笔账,他们得了黄山寨三千五百石粮草,如果运到狼山本部大营时,能有两千五百石,就已算非常节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