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不该回家(3/4)
“软中华,七十多一盒啊,”楚汉升转头看看陈父,“你家这小子,真厉害,这是别人送的吧?”
“几个业务单位年底送的,”陈太忠可不想让大家把他跟贪官联系起来,虽然他对贪官没什么成见,但总不是好名声,“而且,我们招商办福利也不错。”
这一刻,他才意识到了,老妈一直叨叨的“低调”有多么重要,众口可铄金啊……闲聊了一阵子,楚主席一拍大腿,“对了小陈,你们招商办,能不能给电机厂引进一点资金啊?要不下一步麻烦还大了呢。”
“不是要改制吗?”陈太忠对这个可是不热心,电机厂是市属企业,人不多也有五六百号,加上退休的差不多有一千人,他只是科长,又不是市长,“全员全额股份制?”
“一个人五千,离退的不算,能有多少钱啊?”楚主席苦笑一声,“两百来万,厂子里现在就欠银行五百多万呢,还贷都不够。”
“哦,”陈太忠点点头,却是没接话,电机厂是个什么样,他还能不知道?外债一大堆,又被人欠一大堆,就算有那能人,能把三角债解决了,厂子还是亏损。
说穿了,厂里不引进资金改进生产线,领导层不大换血,销售科和供应科不抓一批人,根本就没得救。
现在陈太忠父母亲都是二线的工人,干了一辈子,也不过每人每年三千块左右,加上冬夏季、节假曰福利和劳保用品,也到不了三千五,曰子过得紧巴巴的。
可销售科和供应科那里,肥得流油,只要是干了那么三五年的人,每年有个十来八万的进帐很正常,至于说科长副科长们,人手一辆车——倒也真不怕招摇。
事实上,现在的凤凰电机厂已经远远落后于市场了,生产成本很高——不光是退休人员的负担,采购的成本也高,普遍高于市场价,用供应科的话来说,那是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保证国有企业产品的口碑。
现在私人小厂做电机的很多,在材料上面是能省则省,只说铜线,相同型号的电机,人家用的铜还不到电机厂的三分之二,成本低,售价自然就下来了。
事情还就古怪在这儿了,说人家是粗制滥造?电机厂出来的电机倒是傻大黑粗真材实料的,可真要用起来,并不那些山寨版的皮实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