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节(4/4)
《英国,从亚洲滚蛋》
或许这位已经享誉整个国家,以笔锋犀利著称,连李默看到后都不禁感叹,环境改变人生的主编并不知道,他这篇社论会引发怎样的轰动。
1915年3月3日,新年刚过的中华大地上,被一篇报道彻底点燃,无数的年轻人走出家门,走上大街,抗议英国无端扣押皇室船队的暴行,尤其是当传来被困半月的船队开始出现食物紧张,淡水短缺的消息,这股热潮几乎要把国家掀翻了。
在这股热潮下,很多工人和农民都开始痛恨英国,他们的思想很简单,因为被扣押的不是一般的船,那是给他们带来了十几年好日子,甚至很多人家都开始供奉起了长生牌位的皇上的船。
而外海领地也出现了抗议英国暴行的抗议示威活动,其中又以吕宋,婆罗洲和新加坡最为激烈,甚至还出现了焚烧英国货物,拦截英国货轮的自发行动。
3月5日,开始在神州大地蔓延的激愤,“引起”了首相府和皇室的注意,首相唐绍仪专门召开了发布会,再次严厉谴责了英国政府的暴行,要求英国立刻无条件的释放被扣押的船队,并希望全国人民团结在皇上身边,做好迎接重大挑战的准备。
与此同时,皇帝陛下也在发行量最大的新华日报上发表文章,表示他将和首相府,军队全力以赴救援被困的船队和上面五千多位聘请来的专家和他们的家人,并且表示站起来了的中华民族绝不向任何恐吓和恐怖主义行为妥协。
就在文章发表后两天,新华国防部发出公告,将向内志派遣一万七千海军陆战队将士,确保新华在该地区的利益,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与此同时,新华外交大臣冯琪开始出访欧洲,并将在西班牙和英国政府特使进行谈判,解决四艘邮轮被扣押的事件。
也是同日,副首相兼北疆大臣严复,南疆大臣钟文耀,内政大臣梁诚分别出访朝鲜,日本,泰国,越南和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智利等国。
霎时,风潮如呼啸的海风般,卷起了千层恶浪,整个太平洋都屏住了呼吸。
面对突然从远东蔓延开的仇英风潮,阿斯奎斯首相坐立不安,望着坐在海军会议室内的大臣和将军们,他不想指责谁,因为拦截行动他是知道,当时他想借机这次行动逼迫新华交出施佩,可却没想到如今已经骑虎难下。
继续搜索施佩的行动已经彻底泡汤,航行在太平洋上的军舰几乎全被遭到了拦截,由于大家都很清楚单独靠英国无法在欧洲深陷泥潭的时候,继续在远东进行一场更浩大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