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节(2/2)
对李默来说,美国陆军的扩大是个既不算好也不算坏的消息,美国不是打了上千年地面战争的欧洲,更不是打了几千年的中国,陆军严重缺乏底蕴,几十万人打个古巴游击队都损兵折将不得不鸣金收兵,加上此刻美国还不算超级大国,新华崛起前更是被英国打压的厉害,所以仅仅能算地区大国,国内民族复杂,种族冲突不断,国家荣誉感还没连年累月宣传的新华强,所以四十万陆军只是个样子罢了。
从另外一面看,美国终于从海军挪到陆军,这意味着美国彻底走上了军备竞赛的道路,而自己拿下了哥伦比亚后,美国连金钱优势都开始难以发挥出来,因为它主要的工业都在东海岸,在无法保证巴拿马运河安全的情况下,战时支援太平洋的唯一的通道就是英国在大西洋上的福克兰基地,一条遥远且耗时的航线。
所以这是一次完美的夺势行动,因为这意味着,在和美国的竞争中,新华彻底的掌握了太平洋主动权。
随着布里安抵达北京,得到了不会进攻巴拿马,且驻军只保证哥伦比亚安全的口头承诺后,没有准备好的美国只能咽下和英国走的太近的苦果。
9月1日,在外度过了半年的李默从吕宋启程回国,同时不批准参谋部提出的插手正在越闹越凶的墨西哥危机的想法,只允许了通过第三国向墨西哥出售五万支91式步枪和500万发子弹的生意,同时终止了所有对外干涉行动。
他这份电报,意味着新华也和欧洲一样进入了战略收缩阶段,与此同时新华参众两院同时通过了首相府提出的关于发行100亿蓝币特别国债的议案。
在经济连年增长后,李默采用的利用政府大规模投资,先富民的策略在苦苦挨了十几年缺钱的日子后终于开始爆发,100亿特别国债看似数字吓人,但实际上平摊到每个人身上也只有不到20元,连续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已经使得民间累计了大量的财富,加上之前用外部补贴军费的办法,使得新华经济并未受到几年来各国军备竞赛的破坏。
而且之前新华也多次推出过小规模国债,民众已经看到了国债的回报率,所以仅仅一个月就被认购完毕,这其中李秀峰这位皇家大总管得到李默的暗示后,就一口气认购了两亿元之多。
连续恢复了每年百分之十军事拨款预算后,有通过了历史最大一笔国债发行的议案,这代表新华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场大挑战的准备。
特别国债议案并未在国外引起什么轰动,因为此时各国都开始发行大量的国债,其中最大欧洲各国更是已经发行了超过300亿美元,约合420亿蓝币的特别国债。
9月20日,德国奥匈帝国率先公布了下一年度的军事预算,整个预算高达史无前例的140亿马克,约合7亿英镑,占两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
与此同时,英法同样不甘示弱,也提交了总额54亿英镑的军事预算。
两份原本应该成为爆炸新闻的惊人军事预算,却如同泛起的水泡闪了下便沉入了海底,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种压抑得几乎令人喘不过来的寂静中。
第509章野马和大黄蜂
1913年底,是商人们最忙碌的季节,哥伦比亚fēng • bō在有意无意的推动下陷入了无休止的口水战,小小的巴拿马成为太平洋上的焦点,紧接着墨西哥危机又差点把美国推入战争,但真正控制美国的寡头们还不愿意开战,因为对他们来说欧洲紧张的备战已经暂时弥补了出口损失。
一支支满载各类物资的船队在大西洋两岸来回穿梭,即使连暴风雪也无阻挡,在美国陷入狂热的时候,新华的商人们同样也在忙碌,虽然新订单并不太多,但之前德国、英国和奥斯曼的订单已经全部到了交付期,所以大大小小的船队依然填满了苏伊士运河。
除了粮食石油橡胶等东西外,正在疯狂扩军的德奥两国还看上了新华陆军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