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节(2/2)
新华帝国这次突然地提价fēng • bō在外国商人们看来简直就是趁火打劫,由于新华控制了世界七成的橡胶,白糖,烟叶,铜,锰等物资,所以一股涨价旋风很快在全世界蔓延,世界第二大资源出口,和第一大装备工业的美国自然不会去和李默打对台戏,也拉开了涨价大幕。
两个原本死仇般的国家,这次却达成了微妙的默契,就连智利,巴西,阿根廷这些出口型国家,也纷纷应声行动起来,这让原本就缺乏资源的欧洲顿时苦不堪言。
英法两国还好说,起码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作保障,德国也因为之前的五亿贷款和三亿订单,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但奥匈,俄国,意大利等国却麻烦了,尤其是俄国,虽然有英国帮助,但那现在英国自顾不暇,所以只能眼看着差距被越拉越大。
而对有殖民地,还在争夺北非,但土地上却明显缺乏足够资源的意大利来说,情况却更为糟糕,因为他们突然发现,奥斯曼帝国竟然连夜从黑海内调来了三艘明显经过改装,据说是战前就已经秘密买下的三艘公爵级战列舰。
顿时地中海局势大变,一艘伊兹梅尔号就迫使意大利加速了但丁号的建设,而现在三艘改装后几乎达到了准新式战列舰标准的公爵级,开始让意大利海军认真对待实力大增的奥斯曼海军了。
11月8日,意大利正式向新华提出强烈抗议,指责其违反了日内瓦公约,不得向交战国出售武器的条例,还走访了英法德等国希望向新华施压,甚至一度要求关闭苏伊士运河。
虽然是盟友,但德国自然不能在这个时候得罪新华,把这个越来越重要的国家推到英法那边去,所以拒绝作出任何评价,而英法也不愿意过分得罪新华帝国,但出于拉拢意大利的目的,做出了口头抗议,并且要求将来新华海军途径苏伊士运河和地中海的舰队必须接受护航。
11月9日,意大利迅速将最后一批陆军送上北非海岸后,舰队扑向了达达尼尔海峡,希望能把奥斯曼帝国堵在海峡内。
同天,在吴应科的建议下,原本正在海峡内加进训练适应三艘新战列舰的奥斯曼海军主力,也钻出了达达尼尔海峡,沿着海岸线向塞浦路斯出发。
地中海上的遭遇战一触即发。
第489章北非上空的鹰(五)
凌晨两点。
特里克岛以东五十公里外海,罗德岛以南,六艘奥斯曼帝国军舰如幽灵般疾驰而过。
灯火管制后的舰队,除了幽暗的防撞灯外,再也看不到任何光线。
吴应科坐在旗舰伊兹梅尔号专门为他开辟的单独房间里,对着海图久久不能让思绪集中起来,因为他发现,奥斯曼海军的作战效率实在是有大问题,先不说士兵的素质,光是弥漫的厌战情绪就让他感觉很不好受。
除了这些外,更棘手的是奥斯曼人低下的情报效率,截止舰队出发前,他得到的依然是不久前怒江号提供的侦查消息,意大利人出动了五艘老式战列舰。
由于雅鲁藏布江号带着奥斯曼人交付的黄金和英镑现金连夜回国,所以他手上目前只有怒江号和海军情报部的雪雕号一直地中海上提供情报支援,但这里和南洋类似,岛屿众多,至今还没发现最重要的目标但丁号。
但丁号是意大利目前唯一一艘新式战列舰,由于英德两国率先突破技术,加上奥斯曼购买了伊兹梅尔号的刺激,意大利意识到了海军力量不足,也加速了新式战列舰研究,并以最短的时间建成了这艘战列舰。
以他被国内惯坏了的眼光来看,但丁号也是一艘非常不错的战列舰,四门三联装曾中轴线布置的305毫米46倍口径舰炮,拥有非常强的破坏力,满载21800吨的排水量,也使得舰体能够拥有足够大的抗打击能力,22节的速度,更是达到了世界同等级战列舰水平。
如果要说弱点,就是它较薄的装甲和续航力,主装甲最厚的地方也只有250毫米,最薄仅仅只有76毫米,水平